2023年閏二月,「雙春夾一閏,春寒逢秋旱」是什麼意思?

2023年,公曆上是平年,有365天,共53周。但在農曆癸卯年(兔年)上有兩個農曆二月(閏二月),全年長度共有384天,農曆癸卯年起止時間是2023年1月22日-2024年2月9日。由於該年閏月,所以在農曆的1年裡有2個立春(農曆癸卯年正月十四和農曆癸卯年十二月二十五各有一個「立春」),故稱為雙春年。

一、陽曆、陰曆、農曆和閏月的區別

現在我們計時很方便,可以看日曆、看手機、還有專門的設備。但是,在古時候可沒有這些計時工具,只能依靠自然的一些規律去計時。比如,人們發現樹葉黃了,落滿地時就是快到深秋了。看到蟲子不再出來嚇人,都回到洞府裡耷拉著腦袋,不動不食,仿佛冬眠了一樣,就知道要到冬天了。古人就把這些現象記了下來,只要再次看到這些現象,就要抓緊收穫和冬藏,為過冬做準備了。不然,到了大雪封山就什麼食物也找不到了。

1、陽曆

有一些人發現地球圍繞太陽的運行很有規律,地球圍繞太陽一周就是一年。所以,有人就看著太陽來計時,設立了「太陽曆法」,簡稱「陽曆」。

地球圍繞太陽一圈就是太陽的周年運動,按現在的說法就是,太陽的直射點到達南回歸線後就往北回來了,越過赤道,到達北迴線時再往南走,重新回到南回歸線,就是一年的長度。這長度有多長呢?平均有365.224天。我們現在用的公曆就是陽曆,平年365天,閏年366天。

古代曆法家並不知道什麼是回歸線,但是是他們測算和記錄了太陽角度的變化,和測量正午影子的長度變化。通過長期記錄和觀察發現了一些規律,就把太陽直射南回歸線時設定為「冬至」,往北回來時,直射赤道時設定為「春分」,越過赤道繼續往北走,直射北迴線時設定為「夏至」,太陽掉頭往南走,直射赤道時設定為「秋分」,再往南走,直射南回歸線時又回到了「冬至」。因此,古人把一個冬至日到下一個冬至日的長度規定為一年的長度,人們可以在兩個冬至日之間安排播種、耕耘、收穫和冬藏。

2、陰曆

還有一些人是看著月亮來計時,月亮圍繞地球一周就是一個月,設立了「太陰曆法」,簡稱「陰曆」。陰曆是按月亮圓缺12次的來設立的,只論初一十五,陰曆的新年可以出現在春夏秋冬的任何一個季節裡。

3、農曆

還有一些人是既看太陽又看月亮來計時,是「陰月陽年」,設立了「陰陽合曆」。農曆是一個非常複雜的曆法,它以月亮朔望周期作為一個月的周期。月亮圓缺一次的長度平均是29或30天,所以,按一年12個月來算,一年的長度平均是354天,比陽曆一年少了11天,3年就少了33天。所以,農曆每過2-3年就會閏一個月,用來彌補和太陽周年運動的誤差。

4、閏月

古代曆法家為使農曆與陽曆在季節上能夠合拍,時令也能一致,就設立了「閏月」的辦法來「調整餘缺」,在19年中設立了7個閏月。為什麼要19年設7個閏月呢?因為,19個回歸年的總天數與19個平年加上7個閏月的總天數基本相等。不過,這種方法在唐代《麟德歷》中給廢除了,而是改用了無節令月置閏,也就是該閏的時候就置閏。

 

二、2023年閏二月

2023年是閏二月,上一個閏二月的年份是2004年。2023年以後再想遇到閏二月就不那麼容易了,逐漸下降成為罕見閏月,21世紀還有兩次,分別是2042年和2099年;22-24世紀各兩次,分別是2137年、2186年、2281年、2300年、2376年和2395年;

25-28世紀中每世紀各出現一次,分別是2414年、2509年、2653年和2748年;接下來更為罕見,29-30世紀、36-38世紀、40-44世紀沒有閏二月。

看來,閏二月出生的小夥伴,想過一次生日可不太容易,明年別把自己生日忘了!

 

閏二月是怎麼出現的?

曆法學家在編制農曆時,以十二個中氣作為十二個月的標誌。十二個中氣分別是雨水、春分、穀雨、小滿、夏至、大暑、處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大寒。比如,「雨水」是正月的標誌,「春分」節氣是二月的標誌,以此類推。並且規定,凡是只有節氣而沒有中氣的月份,一律不能獨立成為一個月,它只能作為一個月的附屬(副月),也就是我們說的「閏月」。這樣就使得歷月名稱與中氣一一對應起來,從而保持了原有中氣的標誌。

明白上面的內容,就很容易理解怎麼出現閏二月的。因為,這年農曆二月後的那個月只有節氣「清明」,「清明」後的中氣「穀雨」落到下一個月去了,這樣二月後便出現一個沒有中氣的月份,因此便把二月後這個沒有中氣的月份,定為「閏二月」,用來保持了原有中氣的標誌。

為什麼要這麼設立,完全是曆法學家為了平衡某項東西而規定的,比較複雜,沒法一篇文章說清楚,簡單了解一下就可以。

農曆癸卯年有兩個立春三、2023年是雙春年

所謂的雙春年可不是有兩個春天,而是一個農曆年中有兩個「立春節氣」。在過去民間有 「雙春夾一閏,春寒逢秋旱」的說法,怎麼理解呢?

先說一下「雙春夾一閏」,怎麼理解?

從字面上理解就是,在有閏月的年份裡有兩個立春日。對於這樣的年份,古人也留下了很多農諺,分享幾個給大家作為參考。

1、兩春夾一冬,十個牛欄九個空;

2、一年兩個春,帶毛的貴如金;

3、兩春夾一冬,來年兩手空空;

4、兩春夾一冬,黃土變成金;

5、一年兩個春,披毛帶莢貴如金;

6、兩春夾一冬,來年麥子大豐收。

需要注意的是,農諺是有地域性的,多出至黃河流域,我們國家地域廣闊,籠統地了解一下就行。

再來說一下「春寒逢秋旱」,怎麼理解?

從字面上理解就是,雙春年的年份,冬天和春天的溫度較常年低,但是到了秋天又容易出現乾旱少雨的情況。

寫到最後:

農諺是古人千百年來與自然相處,根據長期的實踐經驗總結出來的,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但還是那句話,農諺不是預言,誰也沒有預言未來天氣的能力。並且,現在氣候條件和農業技術水平和過去也不同了,農諺也就沒那麼準確了,還要隨時留意天氣預報,在惡劣天氣來臨之前做好相應的防範措施。

全文完,都看到這了,麻煩您幫忙轉發一下,幫助更多的農民朋友,謝謝您了!感謝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