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防便秘,讓腸道暢通無阻

便不出、便的少都可稱為便秘,雖然現在人們生活水平越來越高了,但腸道通暢問題好像越來越難了,便秘已成為很多人生活中經常遇到的事情。

很多經歷過便秘的患者朋友們都知道便秘的難受程度!深受其苦的人群不在少數。

就診的便秘患者中,大部分患者屬於慢性便秘,便秘已成為一個新的影響國人身體健康的頑固症狀。

便秘是怎麼形成的?

排便,是人體重要的代謝活動,食物消化的終點,大便,是一個人攝入食物經過口腔咀嚼到胃的初步消化,經過小腸上皮六個小時的吸收之後,進入結腸像蝸牛一樣緩慢的行進,經過結腸之後,由於水分的吸收食物殘渣慢慢形成,尤其是升結腸吸收水分功能很強,經過橫結腸大便就基本成形了,越到肛門,大便就越幹越成形。

很多患者朋友們由於工作著急,有便意但不能馬上去排便,很多人會選擇憋回去。結腸的逆向蠕動功能會導致已經吸收完水分的大便被返回遠端結腸,再被吸收一遍水分,便便在結腸中的存留時間越長就會越幹,再想排便的時候由於大便乾結,會讓排便感到非常費力,造成便秘。

錯誤應對法,易惹「禍」上身!

置之不理引危機

便秘長時間置之不理,不僅患者朋友們會感到痛苦,還會引來重重「危機」:

①併發症:

長期便秘可引發直腸炎、痔瘡、肛裂等肛腸疾病,由於便秘是排便困難,糞便乾燥,過度用力、擠壓可直接引起或加重肛腸疾病。

②傷肝:大便長期在腸道被反覆吸收,一些有害物質會被重新吸收入肝臟,會傷害肝臟功能。

③影響大腦:代謝的產物在腸道內積存,在細菌的作用下,會產生有害物質,這些有害物質擴散進入中樞神經系統,會引起記憶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等後果。

④誘發心腦血管疾病:年齡大的便秘患者如果患有心腦血管疾病,就會成了一個危險因素,在排便時用力,血壓會比平常高,機體的耗氧量增加,容易誘發如心絞痛、心肌梗塞、腦出血、中風猝死等意外。

保護腸道,遠離便秘

正確合理的飲食習慣是保證腸胃健康的有效方法,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飲食小細節,減少對腸胃的傷害。

1多吃水果和蔬菜

現在主食大多數被精糧代替,如果想要起到潤腸的效果,可以加一些穀物粗糧。比如:玉米或者是燕麥等。蔬菜和水果,尤其是健康無汙染的蔬菜,可以使腸胃的負擔減輕,達到滋潤腸胃的效果,因此,可以多攝入一些蔬菜和水果。

2多喝水

多喝水可促進血液的新陳代謝,清理腸道、促進排便,達到保護腸道的作用。

3養成規律排便的好習慣

喝水少和神經性緊張,也容易導致便秘。養成排便的習慣,有益於腸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