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會有孕媽媽說,懷孕後睡眠品質變差,經常半夜突然醒過來,然後就很難再次入睡。甚至還有孕媽媽整晚都很難入睡。然而在孕期中,也不能吃一些有助於睡眠的藥物,那到底有什麼辦法能夠提高睡眠品質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孕期失眠多為孕早期和孕晚期,一般孕期中失眠多為生理因素和心理因素影響,極少數是其他因素導致。
在孕早期因為體內孕激素提高,會使膈肌收縮受到影響,從而導致睡眠呼吸不順暢,睡眠不佳,還有就是最重要的原因,孕媽媽非常在意自己肚子裡剛剛出現的小生命,各種思慮擔心,影響睡眠。
孕晚期失眠的原因是因為子宮增大,壓迫膀胱導致尿頻,經常需要起夜,且因為子宮增大導致膈肌收縮擴張空間變小,呼吸更加困難,有些孕媽媽甚至會感覺缺氧,需要氧氣瓶來幫助呼吸。孕晚期時還有寶寶的胎動影響,寶寶一般在晚上都特別活躍,時不時的對媽媽進行「拳打腳踢」。還有一些孕晚期常見的疼痛,比如腿抽筋、腰痛等等都會影響睡眠。另外孕晚期除了生理上的影響,還有心理因素導致的,比如對於生產的焦慮,產檢沒通過的擔心等等。
建議在孕媽媽沒有不適、早產流產等風險的情況下,飯後活動20~30分鐘左右。白天要讓自己有事情做,儘量在白天少睡覺,午休不要睡多了。有時候是因為習慣於白天睡覺,導致了白天困晚上精神。
晚上臨睡前可以用溫水泡腳20分鐘左右,促進血液循環,喝杯熱牛奶,使身心達到放鬆舒適的狀態。
可以讓老公幫忙按摩,放鬆肌肉,有助於更好的入眠。
晚上上床後就儘量不要玩手機了,可以多聽聽音樂,比如幫助睡眠的白噪音等,也可以看看平時覺得枯燥的書,這樣就很容易有困意入睡。
儘量在白天喝水,晚上少喝水,這樣可以防止因為尿頻而頻頻起夜,影響睡眠。
在孕早期可以採取自己舒適的姿勢入睡,在孕晚期雖然建議左側臥位,但是一直固定姿勢是很難受的,會導致渾身酸痛,所以我們也不能一味的為了照顧寶寶,而忽視了自己的舒適度,可以適當的改變姿勢,以左側臥位為主,其他體位為輔的交替更換。
不管是孕早期還是孕晚期一定要控制情緒,在孕期特別容易因為思慮過多難以入眠。並且媽媽難過,肚裡的寶寶也是可以感受到的哦。
如果上面方法都用後還是沒有效果的話,建議去醫院諮詢查找失眠原因,並根據醫生的建議進行及時處理。長期失眠的話有可能會因為機體能量消耗過多,孕媽媽營養跟不上,從而間接對寶寶造成影響。
祝所有的孕媽媽都能在孕期有好的睡眠,自己和寶寶都健健康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