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大部分人來說, 30歲是個非常重要的時刻。古人說「三十而立」,意思是到了30歲左右,就應該有自己的事業了,至少應該有了自己確定的人生方向。不過現在的年輕人往往比較晚熟,即便是到了30歲也沒有那麼明確的目標。
很多人到了30歲,才開始準備考公務員。而這個年紀才決定報考公務員,其中的心酸苦痛也很難說得清楚。公務員的招考要求是,考生的年齡在35周歲以下。30歲是可以考公務員的,但是和更年輕的考生相比,他們往往要承受很大的壓力。
首先,這類考生可以報考的崗位數量減少。在公務員考試中,有大量的崗位是給應屆生準備的,其他的考生沒有報考資格。剩下的崗位也大多對專業、戶籍等做出了嚴格的規定,不是想報考就能報考的。
到了30歲的年紀,個人的精力和時間都比較分散,很難像應屆生那樣,拿出大量整塊的時間進行備考。應屆生一天可以完成很多的備考任務,但是30歲的考生可能連一張行測試卷都做不完,這就是現實情況帶來的壓力。30歲的考生也失去了家庭的支持,只能靠自己的信念來支撐度過整個備考過程。
此外,即便是考上了公務員,30歲的考生也面臨著發展空間不大的問題。應屆生在上岸之後,有充裕的時間「向上爬」。但是30歲的考生極大機率只能停留在自己科員的崗位上,最多也就混個副科級而已。除了穩定的工作之外,他們再沒有什麼前進的動力。
當然也不是所有的30歲的考生都沒有機會,如果考生已經拿到了博士學歷,那麼發展前景還是很不錯的。體制內非常重視高學歷人才,在選拔用人的時候,也會優先考慮高學歷的職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