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寧是什麼意思?什麼叫歸寧之喜?
歸寧之喜是指新婚夫妻在歸寧過程中所帶來的喜悅。歸寧是婚禮的最後一個儀式,象徵著女兒不忘父母養育之恩,女婿感謝嶽父母以及新婚夫婦的恩愛美滿。在歸寧宴上,女方家人通常會準備豐盛的菜餚並招待新婚夫婦。新女婿坐上主位,而女方的長輩會陪同他一起喝酒,彰顯著對新婚夫婦的祝福和重視。
在禁忌方面,歸寧宴過後,夫妻應在日落之前回到男方家中。據說這樣做不僅有助於生男孩,還能避免對女方家人造成衝突。如果由於特殊情況需要留宿,夫妻應分房睡眠,以尊重女方家人的習俗和空間。
歸寧在不同的地區有不同的名稱和慣例。例如,宋代稱之為「拜門」,清代北方稱之為「雙回門」,南方稱之為「會親」,河北某些地區稱之為「喚姑爺」,杭州則稱之為「回郎」。然而,無論具體的名稱和慣例如何,歸寧都是一個重要的傳統儀式,旨在加深新婚夫婦和女方家人之間的聯繫,展示家庭的幸福團結,以及祝福新婚夫婦的幸福生活。
值得一提的是,隨著社會的發展和價值觀的變化,一些新婚夫婦也選擇不舉辦歸寧儀式,而是在婚後第三天繼續享受蜜月假期或與親友共度時間。這取決於個人的喜好和家庭傳統。
歸寧由來出處?
歸寧由來的出處是《詩經·周南·葛覃》中的一首詩歌。這首詩歌描寫了一個人想要回家探望父母的心情。詩中這個人告訴管家,要將自己的心聲傳達給家人,告訴他們自己想要回娘家看望父母。同時,這個人也要求管家將自己的內衣洗好,讓自己在回家之前能穿上潔淨的衣服。這個人希望能回到父母的身邊,享受家庭的溫暖。這首詩歌表達了對家人的思念和對家庭的依戀,具有深刻的情感內涵。
歸寧宴和回門宴的區別?
回門宴和歸寧宴是漢族婚禮中的重要儀式,用於新婚夫妻回娘家探望父母和親屬。它們的主要區別在於舉辦方、時間點以及禮儀細節。
首先是舉辦方。回門宴通常由女方家庭舉辦,而歸寧宴則可以由男方或女方家庭舉辦,具體取決於地區風俗和家庭慣例。這兩個宴會的舉辦方都是為了歡迎新婚夫婦回娘家,展示家庭的熱情和對新婚夫婦的祝福。
其次是時間點。回門宴通常在結婚後的第三、六、七、九、十天或滿月時舉行,這是因為漢族婚禮中有許多疾病傳染的迷信和避諱,人們認為新婚夫婦在這些日子裡身體比較虛弱,需要回到娘家接受照顧。而歸寧宴的時間可以更加彈性,可以在特定的節日或適合的時間舉行,沒有嚴格的限制。
最後是禮儀細節。回門宴通常由女方家庭安排和主持,男方作為客人出席。新女婿會坐在主席上,並向新娘的父母和親戚行禮拜訪,表示敬意和感恩之情。在宴會上,女方家庭會以豐盛的酒菜和優待婚禮中客家菜招待客人。
在歸寧結束後,如果新婚夫婦是通過媒人撮合的,男方需要送禮給媒人以表示謝意。這是一種尊重和感謝的表達,也是對媒人功勞的肯定。
總之,回門宴和歸寧宴都是漢族婚禮中的重要儀式,用於新婚夫妻回娘家探望父母和親屬。它們的舉辦方、時間點和禮儀細節有所不同,但共同傳達了家庭的溫暖和對新婚夫婦的祝福。
歸寧宴誰付錢?
歸寧宴是由女方出錢。在進行歸寧宴時,有一些重要的注意事項需要遵守。首先,歸寧宴是婚禮中的最後一個環節,也是整個婚禮的關鍵環節,因此必須突出答謝的主題。在這個環節中,要感謝的對象是誰?如何感謝?都需要有專門的儀式來完成。
禮節和儀式在歸寧宴中非常重要,因此必須通過一定的儀式來展示。首先,新娘和新郎要向天地神明行三拜,以示尊敬和虔誠。接下來,他們要向自己的父母行三拜,表達對父母的敬意和感謝之情。然後,他們還要向所有來賓行三拜,表示對賓客的感謝和歡迎之意。最後,新郎和新娘會進行互贈喜糖的儀式,象徵著他們將甜蜜和幸福分享給大家。
在歸寧宴的儀式中,還需要特別設計一個環節,來突出新娘與父母之間的感恩和不捨。這個環節包括新娘給父母的贈禮,新郎與嶽父嶽母的互動,丈母娘對新郎的幾個優點總結,以及丈母娘對新郎的交待。這一部分是表達對父母和嶽父嶽母的感激和敬愛之情,也是表達新郎新娘之間的感情和信心的重要環節。
另外,在歸寧宴的儀式中還需要一個環節,讓新郎致答謝辭,並展示自己的才華。新郎可以表達對賓客的感謝,並向自己的父母、嶽父嶽母和妻子表示感激之情。同時,他還可以進行一些歌舞或其他才藝表演,以展示自己的特長、魅力和才華。
總之,歸寧宴是婚禮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它代表著新郎新娘對親人和賓客的感激之情,也是展示新郎新娘個性和能力的機會。在進行歸寧宴時,請牢記這些注意事項,以確保儀式的順利進行和宴會的成功舉辦。
歸寧的準備事項有什麼?
歸寧的準備事項相當重要,以下將詳細說明。
1. 禮品選擇:男方在前往女方家庭時應攜帶禮品,常見的禮品有蘋果、橘子、香蕉、椪餅、椪柑等。這些禮品代表著甜蜜和感謝之意,也是對女方家庭表示尊重和關心的表徵。
2. 女方回禮:女方家庭在收到男方的禮品後,通常會回禮以示回應。女方的回禮品可以包括米香、糯米糕、桃餅、蜜餞等。這些禮品也代表著對男方家庭的祝福和感謝。
3. 特別注意的禮品:除了上述常見的禮品外,還有一些需要特別注意的禮品。例如,帶有根葉的甘蔗象徵著肚皮漲,寓意著新娘懷孕後能順利生產。此外,送種子雞也有吉祥的含義。
除了禮品方面的準備,歸寧時的其他事項也需要注意:
4. 衣著儀態:男方和女方在歸寧時都應該盡量保持衣著整潔和儀態得宜,以展現對彼此的尊重和重視。
5. 安排好交通和時間:在歸寧的當天,男方需要提前安排好交通,確保準時到達女方家庭。同時,也要事先與女方商量好具體的時間安排,以免出現不必要的誤會或爭執。
6. 帶備必要的證件:在歸寧過程中,男方或女方可能需要攜帶必要的證件,例如身份證、戶口本等。為了順利辦理相關手續,準備這些證件十分重要。
歸寧是婚禮中的一個重要環節,準備事項的細節和講究對於兩個家庭的和諧和氛圍都十分重要。因此,每一個細節的注意和妥善安排都能體現出對彼此的尊重和關愛。
南北地區對於歸寧的習俗差異有哪些?
南北地區對於歸寧的習俗差異非常明顯。首先,在北部地區,歸寧時通常會準備兩種不同的餅,分別是酥皮餅和青仔皮。這些餅乃是作為嶽父母送給親朋好友的禮物。酥皮餅口感鬆脆,多為甜味,而青仔皮則是口感較韌,多為鹹味。這些餅乃是將新娘子的心意,送上嶽家的禮物。
另一方面,南部地區的歸寧習俗則與北部有所不同。在南部,人們並不會準備餅作為禮物。取而代之的是,只要帶上一份伴手禮即可。通常在歸寧宴上,新人會將女方直系和旁系的親人一一介紹給新郎。這種傳統儀式讓新郎依次稱呼親人的名字,以表達尊敬之意。
此外,客家人的歸寧習俗則有其獨特之處。根據客家人的習俗,新娘要準備紅包給父母、祖父母、伯叔、兄弟姊妹等親人。他們收到紅包的親人則要加添一些錢回贈新娘,以表達祝福和祝願。這種習俗體現了客家文化中對家庭和血緣關係的重視,也體現了對新娘的尊重和祝福。
總結而言,臺灣南北地區對於歸寧的習俗差異主要體現在送禮物的形式和程序上。北部地區通常會準備不同口味的餅作為禮物,而南部則更注重介紹親人的儀式,並且不需要準備餅。客家人的習俗則強調紅包的交換,彰顯了家族的連結與祝福。這些習俗反映了不同地區對待歸寧的文化差異,充滿了獨特的地方風味。
歸寧的禁忌是什麼?
歸寧的禁忌和注意事項非常重要,可以顯示對女方家人的尊重和禮貌。在歸寧的過程中,男方應該遵守這些禁忌和注意事項,以確保一切順利。
歸寧讀音?
歸寧(guīníng)是一個包含兩個漢字的詞語,表示已婚女子回娘家探望父母。其中,「歸」是拼音「guī」,「寧」是拼音「níng」。
「歸」字是由左右結構組成,它的左邊是「歸」字的部首「歹」,表示兇狠、不吉利的意思;右邊是「帰」,表示回到、歸來的意思。合在一起,「歸」字表示回歸、回家。
「寧」字是由上下結構組成,它的上面是「宀」,表示房屋的意思;下面是「心」,表示心靈、內心的意思。合在一起,「寧」字表示心情舒適、心安理得。
因此,「歸寧」這個詞語意味著已婚女子回到自己的娘家,享受回家探望父母的舒適和心情平靜的感覺。該詞發音為「guīníng」。
愛女歸寧是什麼意思?
愛女歸寧的意思是指婚後的女兒回到自己的娘家探望父母。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新娘在嫁入新家後,通常會在一段時間後回娘家看望自己的父母。這個傳統習俗象徵著新娘對自己的家人的感激之情以及對婚姻的幸福表達了一份保護與回家的渴望。同時,這也讓新郎和新娘能夠一起回到新娘家,向她的父母展示他們婚姻的幸福與美好。
愛女歸寧不僅僅是一個單純的家庭活動,而是一個傳統文化的體現。這個儀式不僅讓新娘有機會與自己的家人團圓,同時也讓新郎和新娘能夠向娘家的父母表達敬重和感恩之情。這樣的舉動也是為了讓父母能夠放心地將女兒交給新郎,並且看到女兒在婚姻中的幸福。
在歸寧的儀式中,新娘通常會為娘家的父母準備禮物,以表達對父母的感謝和敬重。而娘家的父母則會為新娘準備一桌豐盛的宴席,並熱情地歡迎新夫婦回家。這個儀式往往充滿了溫情和喜悅,是新婚夫婦和家人之間深情相聚的時刻。
總而言之,愛女歸寧是一個重要的婚禮儀式,代表著新娘對自己的家人的感激和對婚姻的幸福表達,同時也展現了新娘家人對新娘的關愛和期望。該儀式在中國傳統婚禮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同時也體現了中國家庭觀念與傳統價值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