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不感冒,不僅免疫力差,還更容易患癌嗎?是科學還是謠言

「阿嚏!」

最近天氣變冷了,吳先生不小心感冒了,一直打噴嚏,鼻塞很嚴重,擦了鼻涕紅了鼻子。同事見他症狀嚴重,擔心並提醒他去醫院取藥吃。

「感冒是件好事。你不需要吃藥。可以提高抗癌能力。」吳先生根據,經常說多年不感冒的人免疫系統沒有鍛鍊,容易患癌症。看到小吳的態度這麼堅定,同事也沒說什麼。但是,吳先生堅持了一周才去了醫院。因為他的症狀不但沒有好轉,反而越來越嚴重,陷入了無力、胸悶的境地,被診斷為肺炎。

相信很多人都聽過小病不斷,大病不犯的俗語,感冒發燒真的能抗癌嗎?

一.研究:增強感冒病毒或免疫力殺死癌細胞

感冒分為流感和普通感冒。流感是由流行病毒引起的,而感冒是由各種病毒和細菌引起的,包括腺病毒、肺炎球菌病毒等。

據英國《太陽報》報導,英國薩裡大學的研究人員用含有柯薩奇病毒的濃縮溶液清洗15名早期膀胱癌患者的膀胱一個小時,一周後,病菌感染癌細胞,導致癌細胞死亡,最終一名患者獲得了完全緩解的療效。

用於這項研究的阿薩奇病毒的真正作用是提高患者的免疫反應,提高免疫系統的殺傷力,而不是直接殺死癌細胞。

二、問題是,不經常感冒的人,身體是否缺乏抗癌能力?

上面的研究表明,感冒病毒確實增強了免疫系統。常說「小病不斷,大病不來」,是不是說長期不感冒的人,身體免疫應答慢,抗癌能力相對較弱?

很少感冒的人其實免疫力很好,比感冒的人強。當病毒進入體內時,身體會迅速做出反應。免疫力強的人在病毒還沒開始任性的時候就被殺了,免疫力弱的人更是病毒開始持久戰,身體會表現出發熱和咳嗽等各種免疫反應。

「不經常感冒,一感冒就發現癌症」是極少數的例子,兩者之間沒有必然的聯繫。因此,沒有感冒過的,只能是免疫力好,不能說明患癌症的能力很強。

需要說明的是,上述研究經過專業設計,並不會讓癌症患者感冒來實現癌症治療。癌症患者如果自己感冒,有風險。

癌症患者免疫力本身低於常人,感冒後容易出現不同程度的併發症,如感冒後合併細菌感染可能引起肺部炎症,進一步破壞免疫力;感冒後,食慾更差,身體營養嚴重不良;感冒藥和癌症藥同時使用,會加重肝臟負擔,嚴重損害肝臟。因此,癌症患者平時就要重點預防感染髮熱。

這種長期不感冒的現象正常嗎?

當然,臨床上,成人1年內發生上呼吸道感染7次以上被反覆稱為呼吸道感染,醫生認為抵抗力非常差,需要加強鍛鍊。

三、現在氣溫驟變,不小心感冒發燒怎麼辦?

感冒總是與發熱有關,但新型冠狀病毒感染也有發熱的表現。流感和新冠引起的肺炎,到底有什麼不同呢?

感冒是一種常見病,呈發散狀態,可全年發生,其傳染性較弱,臨床症狀較輕,多為鼻塞、流涕、咽喉痛等,具有自限性,一般3-7天痊癒。

新冠肺炎感染病毒,具有很強的傳染性,主要以發熱、乾咳、乏力、味覺減退等症狀為主,多為低熱甚至早期無症狀。病毒感染肺部引起肺炎,嚴重者引起呼吸窘迫和呼吸衰竭。

如果你被診斷為感冒,請做這些事情

感冒從一開始到治癒是有一個過程的,在此期間應該如何正確地緩解呢?

1、補水

多喝水不是開玩笑的。感冒時多喝水,有助於促進藥物排洩和人體代謝,加快恢復。

2、注意衛生

感冒的時候,要多注意衛生狀況。病毒隱藏在水杯、水龍頭、門把手、毛巾、浴巾等經常接觸的地方,應注意家庭衛生,消毒、清潔,阻斷病毒傳播源。

3、必要時吃藥

感冒是一種自限性疾病,並不是所有情況下都要吃藥。如兒童、孕婦、哺乳期婦女,感冒時,最好及時到醫院就診,在醫生指導下用藥。老年人如患有冠心病、支氣管炎等疾病,應指導用藥。年輕人如果有流鼻涕、喉嚨痛等症狀,可以用藥緩解,一般通過身體免疫可以治癒感冒。感冒和癌症是兩種不同類型的病,兩者關聯不大,所以不能通過感冒的次數來判斷抗癌能力的強弱。發生身體不適時,及時去醫院就診是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