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癌是指舌部的惡性腫瘤,是最常見的口腔癌,病理類型上最常見為鱗狀細胞癌,其次為涎腺來源惡性腫瘤如腺樣囊性癌、黏液表皮樣癌等。大家都知道,手術是絕大多數舌癌的主要治療方法,但俗話說,「打仗親兄弟,上陣父子兵」,在對抗舌癌這個過程中,僅僅依賴手術,唯手術論常常並不能達到滿意的治療效果。那麼下面我們來盤點下舌癌治療的常用方法,了解下手術治療和他的親兄弟們。
菸酒、檳榔、假牙等是舌癌潛在病因
1 手術治療 手術是早期舌癌和局部晚期舌癌的主要治療手段,但絕非唯一,常常也並非先行的治療手段。手術治療舌癌主要分為頸部淋巴結清掃、舌癌的擴大切除和舌缺損修復手術。
(1)頸淋巴結清掃術:早期舌癌並無臨床可見的轉移淋巴結,常常需要行預防性頸淋巴結清掃術,目的通過術後病理診斷,準確判定疾病分期和綜合治療方案,也便於阻斷淋巴轉移通道,預先治療隱匿的轉移淋巴結。針對早期舌癌,目前也有採取前哨淋巴結活檢,避免盲目擴大手術,但由於舌癌淋巴結存在跳躍轉移現象,目前還有許多爭議,未被廣泛採用。對於伴有淋巴結轉移的舌癌病人,就需要行治療性頸部淋巴結清掃,具體方式包括擇區性、功能性和根治性淋巴結清掃術,可根據腫瘤侵犯情況合理選用。
(2)舌原發灶切除術:對於舌的原發病灶,以往常旁開腫瘤1-2釐米予以完整切除,術中送快速病理明確切緣情況,避免腫瘤殘留。但在臨床實踐中,我們常可見到切緣乾淨的患者,在手術後短期內就在原切除部位附近和舌與頸部淋巴結之間腔隙內出現病灶,而這些病灶位置深在,往往發現時即已出現廣泛侵犯,嚴重影響患者預後及生活品質。借用骨腫瘤外科常用的間室外科理論,根據舌癌天然屏障結果如舌中隔、下頜骨內側骨膜和舌骨等,行舌骨或舌骨上、下頜骨骨膜內側的半舌、全舌或包含喉的整體切除方式,極大降低了舌癌術後局部復發風險,大大提高了治療效果。相對於傳統的基於腫瘤切緣陰性的外科方式,間室外科手術範圍更廣,對功能影響可能較大,且對手術技術要求更高,同時對缺損的修復難度更大,所以該方式雖然在預後方面具有顯著的優勢,臨床推廣仍然存在一定難度。我們採取對腫瘤範圍較大或有潛在深部浸潤風險的舌癌患者,採用間室外科理論指導的徹底切除後,術後局部復發的機率已非常低;因此我們強烈建議,在技術條件允許情況下,對較高復發風險患者行舌癌間室外科手術,可降低復發率,提高生存率。除了舌癌,其他部位口腔癌如頰黏膜癌、牙齦癌、口底癌等也建議實行間室外科手術,以降低復發率,當然需要根據口腔癌部位、侵及範圍等綜合考慮,明確具體切除範圍。
(3)舌缺損修復:舌切除後會出現大小不一的缺損,部分較小的缺損可以通過局部拉攏縫合或口腔內局部組織瓣轉位等修復。較大的缺損就要考慮帶蒂或游離組織瓣修復。可以採用的組織瓣包括帶蒂組織瓣如頦下島狀皮瓣、鎖骨上動脈瓣、胸大肌皮瓣等,但當前最常用的是游離皮瓣,包括前臂皮瓣、股前外側穿支皮瓣或脛後動脈穿支皮瓣等。需要根據患者情況、缺損範圍、本部門技術水平等靈活選擇,部分侵及下頜骨的患者,可能還需要同時修復下頜骨缺損,需要採用骨組織瓣如腓骨肌皮瓣、髂骨肌皮瓣修復或聯合游離軟組織瓣進行修復。近年來,隨著皮瓣修復技術的普及和推廣,採用該方法治療的患者越來越多,患者對修復外形、功能的要求不斷提高,帶感覺神經的皮瓣移植、數位化外科或基於解剖學結構的修復技巧也是外科醫師的不懈追求,進一步提升修復效果,改善了外形和功能,提高了生存品質。
2 放射治療 理論上,早期舌癌也可通過放射治療治癒,並有望保留舌形態和功能完整,但基於放療本身的副反應和不確定性,除非患者身體情況不可耐受手術,一般不作為首選。但作為綜合治療的一部分,放療可作為可切除局部晚期患者術後輔助治療手段或作為不可切除病變根治性治療手段。腫瘤分期較晚(T3/T4)、伴有頸部淋巴結轉移等情況時,建議術後部分放療,降低復發和轉移機率,對於伴有切緣陽性、淋巴結外侵犯等高危因素時,還建議術後聯用順鉑進行同步放化療進一步提高療效。此外,對於一些侵及頸部大血管等一些不可切除病變,採用同步放化療或單純放療也是治療手段。
3 化學治療 早期患者一般不採用化療。對於局部晚期患者,可以在術前採用誘導化療(也稱為新輔助化療),有可能使腫瘤降期,將不可切除手術變為可切除手術病變或使手術更容易。但對於可切除的舌癌患者,術前化療雖有一定降低復發和轉移的趨勢,但差異並不顯著。對於復發或轉移性舌癌,化療是常用的姑息治療手段,主要用於縮小腫瘤,減輕患者疼痛、儘量延長患者生命等。當前主要的化療藥物包括紫衫類藥物(包括紫杉醇、多西他賽或白蛋白紫杉醇等)、鉑類(以順鉑最為常用)、氟尿嘧啶類藥物,甲氨蝶呤、博來黴素等也可用於舌癌化療,現在已不常用。目前以鉑類為主的聯合化療方案(聯合紫衫類和/或氟尿嘧啶類)是最常用的聯合用藥方案。
4 靶向治療 舌癌作為頭頸部鱗癌一員,腫瘤細胞表面常高表達表皮生子因子(EGFR),靶向EGFR的單抗類藥物在復發轉移性頭頸部鱗癌及局晚期鱗癌中展現出治療價值,靶向藥物與化療、放療等方案聯合可進一步提高療效。其他常用的靶向藥物包括抗血管生成靶向藥物等。
5 免疫治療 腫瘤免疫治療已有100餘年歷史,但直到10年前通過對PD-1、PD-L1、CTLA-4等免疫檢測點抑制劑類藥物的問題,才讓免疫治療的療效被大家認可和接受。腫瘤免疫治療也在2013年被《science》雜誌評為年度重大科學突破。當前應用PD-1抑制劑治療高表達PD-L1的復發轉移頭頸部鱗癌已取代靶向治療和化療成為一線治療方案,顯示出療效好、緩解時間長等優勢。近年來,隨著免疫治療單藥及聯合治療在局部晚期頭頸部鱗癌中應用以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其在舌癌等頭頸部鱗癌早期中的研究尚未見報導,但其在肺癌早中期患者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其在早中期舌癌中療效值得期待。當前早中期舌癌通過手術治療可達到較為理想的效果,希望利用免疫等治療進一步提高療效尚存在一定難度,開展相關臨床研究也存在時效長、臨床獲益不確定等風險,僅可作為嘗試手段,而且免疫治療本身也存在一定副作用,還需謹慎實施。
6 營養治療 舌作為吞咽重要器官,罹患舌癌可能對吞咽功能造成影響,同時可因腫瘤、炎症等疼痛反應,而導致進食障礙,中晚期患者可能伴有營養不良等併發症,營養治療在舌癌尤其中晚期患者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價值。對於部分轉移晚期患者,患者身體情況已比較差,營養支持療法可能是最合適的姑息治療手段。
7 其他療法 中藥、康復訓練等也可能在舌癌治療中發揮一定作用。
綜上,舌癌治療並不只有手術這一方式,往往還需要放療、化療、靶向治療和免疫治療等協同治療,尤其是進展快、中晚期患者。此外,根據發病部位,舌癌可分為舌前2/3舌體癌和舌後1/3舌根癌,兩者病因、侵襲方式存在差異,治療策略也應有所差別。但親兄弟雖多,戰力也強,作為散兵遊勇,也並不能很好發揮作用,很可能出現殺敵八百、自傷一千的潰敗局面,如何組合好這些親兄弟,排好兵布好陣就顯得尤為關鍵。多學科聯合診療模式(MDT)就可以通過各兄弟展示自身優勢、優化作戰模式等,起到1+1>2的效果,當存在爭議時,MDT團隊的領袖人物也就像一家之主就要做出最好的決策,保證打勝仗、打漂亮仗。所謂「兄弟齊心,其利斷金」,手術、手術、放療、化療、靶向治療、免疫治療、營養治療等需要優化組合,針對不同病理類型、疾病特點、分期和治療目標等因時制宜、因地制宜,最終達到攻克舌癌、延長生命、提高生活品質的最終目標。
因此,對於舌癌的治療,有時需要手術衝鋒在前,有時就需要其他兄弟在前打頭陣,待舌癌這一敵人軟弱之時再拿出手術這一殺手鐧,還有時在需要其他兄弟在手術後幫助打掃戰場、重建美好家園。作為治療舌癌的主治醫師,就需要像戰略家一樣做好統籌規劃,合理調配兵力,適時調整作戰方案,最終達到攻克舌癌的戰略目標。
P.S.與其他腫瘤一樣,最好抗擊腫瘤的模式並不是治療已經發生的腫瘤,而是預防腫瘤的發生。舌癌發生有其特定因素,如吸菸酗酒、各類機械刺激和病毒感染等,最常見的機械刺激包括殘牙、斷牙和不舒適的假牙。此外,檳榔作為一級致癌物,其本身的機械損傷作用和含有的檳榔鹼、次檳榔鹼等成分可協同致癌,已成為我國部分地區舌癌等口腔癌高發的重要原因。預防舌癌,從良好生活方式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