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病從寒起,寒從腳下生,冬天到了,我們中老年人,在冬天應該注意哪些問題?
今天就告訴大家,第一點,大家有沒有發現,一到冬天以後,特別是春節前後,天氣特別冷的那段時間,經常會有一些老人不知什麼原因就走了,白天可能還在外邊遛彎,聊天,沒什麼問題,晚上就出現問題,其實,這是有原因的,有一種疾病,在冬季多見,而且,還容易被大家忽視,就是低體溫症候群,因為上了歲數以後,老年人的皮膚對外界溫度的變化。不像年輕人那麼敏感,有時外界溫度很低了,但是,自己還是沒有明顯的感覺到,所以說防護能力就差了,穿衣服蓋被子,採取保暖措施不及時,尤其是一些沒有供暖的地區,晚上屋裡比較冷,當體溫下降到35度以下的時候,就有可能會發生低體溫症候群,可能會出現意識障礙,血壓下降、心臟病發作,那應該怎麼樣預防?最重要的辦法,就是保暖,注意保持室內的溫度暖。 一些出門,也要穿好棉衣,戴帽子,別受涼,平時也可以多活動活動,增加肌肉,收縮多產熱,另外,飲食上注意保證營養的充足,適當的多吃一些能量高的食物。
那麼第二點,很多老年人基礎疾病比較多,比如說有血壓高,冠心病,腦血管疾病等等,而冬天寒冷的刺激,就會引起外周血管收縮,出現血壓快速升高。另外,因為我們中老年朋友往往有血脂高,血管硬化,血管比較脆,當血壓快速升高以後,可能會誘發心臟病,腦中風。所以說家裡的老人,如果有這些心血管疾病的話,除了注意保暖以外,還要按時吃藥,控制好血壓、血糖、心臟病,勤測血壓,身體出現不舒服了,也要及時就醫。
那麼第三個,冬天氣溫降低以後,一些呼吸道疾病就來了,比如說流感、肺炎、氣管炎,老年人,本身抵抗力就比年輕人差,而且有些朋友,長期抽菸咳嗽,本身肺就不好,那麼受到寒冷刺激以後,就容易出現肺炎,氣管炎出現。 發熱、喘憋,咳嗽咳痰,所以在家立冬以後,早晚兩頭儘量晚點出門,等太陽出來了,暖和點了再出去。出門,也要戴好口罩,帽子,如果出現喘憋、咳嗽、咳痰、流鼻涕,有這些感冒、肺炎、氣管炎的跡象的話,要及時就醫。
那麼第四點,人老腿先老,很多老年朋友,腿腳沒有年輕時那麼靈活了,走路跟不上趟,那麼冬天疾病路滑,容易摔倒,而且上了歲數以後,骨頭比較脆,那麼摔倒後,有可能就會出現骨折,而一旦骨折,恢復起來就比較慢。所以說冬天出門,走路要慢一點,腳底下踩穩當再走,路人老不以筋骨為能,這是自然規律。如果說家裡或者身邊有老人的,可以收藏轉發給他們看一看,給老人們提個醒,讓我們老年朋友,都能安全過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