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兒童容易出現怎樣的心理健康問題?四大表現,父母需要了解!

缺乏父母陪伴的孩子,在一定程度上會造成孩子性格的缺陷和心理上的問題。

跟父母分離的孩子,會沒有安全感、幸福感和歸屬感,還會使孩子產生被拋棄感,孩子的性格也容易出現自卑和攻擊性強的兩種極端性格。

缺乏父母陪伴的孩子會在成長過程中遺失生命的力量,產生以下不健康的性格和人格。

1、性格孤僻,膽小退縮

孩子在父母面前才能展現孩子真性情的一面,而長期跟父母分開的孩子,沒有了父母的撐腰,他會處處小心謹慎,遇事沒有勇氣,容易退縮。

留守兒童長期匱乏的安全感和歸屬感,會讓孩子變的沒有自信,沉默寡言,形成封閉的心理。

2、性格敏感,情緒不穩定

身邊沒有父母的孩子,就像是失去靠山的孤兒,別人的一個不經意行為,都會讓孩子緊繃神經,隨時準備抵禦外敵的侵犯。

沒有父母陪伴的孩子,很容易被欺負,而孩子為了更好的生存下去,不被他人傷害,會變的過分討好他人或是變得具有攻擊性,以此來保護自己。

3、自私自利,冷漠不懂愛

沒有父母陪伴養育的孩子,從未得到父母的愛,沒有得到過愛,孩子也就不會去付出愛。

所以這種情況之下孩子往往不懂得分享,更加不會付出,從而形成自私自利的性格,而這種性格對孩子的成長極其不利。

4、焦慮、憂鬱的元兇

缺乏父母養育的孩子存在很嚴重的性格缺陷,自卑膽小、冷漠、情緒不穩定,攻擊性強等一系列負性的情緒。而長期處於負性情緒下的孩子會焦慮、憂鬱。

科學研究表示,家庭健全,被父母用愛滋養的孩子更加勇敢、積極,心理會更加健康,而被父母忽視的孩子,患有心理疾病的機率會大大增加。

所以各位家長,即便迫於生活的壓力,不能陪伴孩子也要多跟孩子進行心靈上的溝通互動,避免孩子出現心理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