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狀腺癌治療後隨訪注意事項:患者準備充分,醫生量身定製

雖然說絕大多數甲狀腺癌是預後良好的乳頭狀癌,常被人民稱之為懶癌或幸福癌,但之所以被成為癌,是因為具備了惡性腫瘤的基本特徵,即可以發生復發或轉移。而且甲狀腺癌種類眾多,也包含了預後欠佳的未分化癌和髓樣癌等,而性情溫和的乳頭狀癌和濾泡癌也並不總是溫順,有高達15-30%的患者在治療期間可能發生復發轉移,甚至變化為高度惡性的低分化癌或未分化癌。而當前甲狀腺癌的發病率不斷攀升,大多數需要手術治療,治療後常規的隨訪複查,就成了廣大甲狀腺癌病友的心頭之痛。常常有患者不了解複查的注意事項,免不了受氣、反覆就醫,甚至貽誤了醫生的判斷,而未能得到準確的治療建議。

首先,我們需要了解甲狀腺癌複查的主要目的有兩個:一是明確腫瘤有無復發或轉移;二是了解當前服藥(主要是甲狀腺製劑)的劑量是否足夠。了解腫瘤有無復發和轉移,主要行頸部彩超檢查排除局部復發,必要時行全身檢查如肺部CT、骨掃描等檢查排除轉移,此外,部分病人也可以通過特異生化指標幫助早期識別復發和轉移跡象。了解當前服藥是否足夠就需要檢查甲狀腺功能,明確游離甲狀腺素和促甲狀腺素的指標;部分需要補鈣的病人,需要檢查血鈣水平。

彩超是排除復發和轉移最常用手段

常常患者由於反覆就醫,已知曉常規檢查項目,就自行在外進行了甲狀腺功能、頸部彩超等檢查,直接拿著這些檢查結果來找醫生,詢問診治意見,這時醫生大多並不熟悉患者病情或者往往記得並不精準。而此時醫生問患者,大多也答不上來或者答得不夠準確,問的多了還會覺得醫生故意刁難,暗生悶氣,嚴重的還會導致不必要的醫療糾紛。俗話說,看菜吃飯,量體裁衣。我病人也做一個有充分準備的有心人,讓醫生在看病前明明白白的看到「桌上的菜」,從而快捷、準確的進行「量體裁衣」,給出精準的治療意見。

TSH是判定用藥是否到位最常用指標

如何做一個準備充分的病人,下面就臨床遇到的常見問題,給大家列一個小清單,希望能有所幫助。

(1)備好手術記錄,手術記錄會清楚描述手術切除方式、切除的範圍和術中醫生所見,尤其是術中處理的疑點難點;

(2)手術後病理報告單,裡面清晰描述了病理類型、腫瘤大小、淋巴結轉移情況和包膜外侵犯等訊息,部分醫院還會明確病理亞型、檢查有預後價值的分子靶標;

(3)如果診斷為分化型甲狀腺癌(乳頭狀癌和濾泡癌),又做過碘131治療,提供治療的次數、劑量訊息,能有治療後碘掃描結果更好;

(4)明確告知有無合併症,如治療後有無甲狀旁腺功能引起低鈣,有無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病史,尤其嚴重的心律失常等疾病,這樣醫生便於結合患者自身狀況,給出更為針對性的個體化用藥建議;

(5)歷次檢查結果,尤其是近幾次結果,重點是分化型甲狀腺癌全切術後判定疾病走向的甲狀腺球蛋白(包括抗體)水平變化、髓樣癌患者降鈣素和癌胚抗原倍增時間等、既往發現的可疑復發或轉移病灶,準確了解病情發展趨勢;

(6)患者行甲狀腺功能檢查當天早上是否服用過甲狀腺製劑,以明確服藥對甲狀腺功能的影響,部分服藥後長期出現游離甲狀腺素水平高而促甲狀腺素不達標時,還可能需要不吃藥複查後確定是否需要進一步行垂體形態和功能檢查。

以上是列舉在門診最常見需要病人注意的問題,難免存在掛一漏萬的情況,總之,希望大家做自己健康的第一責任人,能懷著期待而來,載著醫生的滿意建議而歸,醫患順心,患者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