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狀腺癌或為塞翁馬,「私人訂製」望添錦上花

甲狀腺癌的發病率日益攀升,已成為當前增長最快的實體惡性腫瘤,部分國家和地區甚至躍居所有惡性腫瘤之首。隨著知識的普及,大家逐步認識到絕大多數甲狀腺癌預後良好,幾乎與正常人群壽命相當,被認為是「懶癌」、「幸福癌」。部分病人可能因為患癌,而改變了原有不良的生活方式,降低了患上其他更嚴重疾病的風險,算得上是塞翁丟失的那匹馬。然而,甲狀腺癌之所以稱之為癌,因具備了惡性腫瘤復發和轉移的特點,大多仍需要進行規範的積極外科和綜合治療,治療過程中可能伴隨各種治療副反應;且部分類型如髓樣癌和未分化癌預後較差,而部分本應預後良好的分化型甲狀腺癌(乳頭狀癌和濾泡癌)可能很快進展並演變成預後較差的低分化癌和未分化癌,「幸福癌」並不總能讓人幸福。在規範和多學科綜合診療的基礎上,結合患者自身特點和個人意願,「私人訂製」個體化診療方案,讓本預後良好的疾病錦上添花,讓患者更受益。

乳頭狀癌是最常見且預後最好的類型

1 診斷個體化

大家都知道,甲狀腺癌主要為預後良好的乳頭狀癌和濾泡癌,兩者合稱為分化型甲狀腺癌,其中超過90%為乳頭狀癌。隨著超聲的普及,直徑小於1cm的微小乳頭狀癌發病呈急劇上升趨勢。另外也包含了預後相對較差的髓樣癌和未分化癌。不同類型的腫瘤和不同的腫瘤分期等展現出不同的臨床特點(無症狀、頸部腫物、聲嘶、吞咽呼吸困難等),並可能具有特徵性的生化標記物異常(如髓樣癌常伴有降鈣素和癌胚抗原升高)。常需要進行頸部彩超檢查,彩超引導下的細胞學或組織學病理可以幫助進一步診斷,部分患者還需要更進一步檢查如CT、磁共振、電子喉鏡和胃鏡等,幫助進一步了解侵及範圍和疾病分期,幫助制定精確的治療方案。此外,隨著對甲狀腺癌發病機制研究的深入,認識到許多分子標記物如BRAF、RAS、PIK3CA基因突變或RET/PTC重排等,並可能決定後續分子靶向治療藥物選擇。

特定分子靶標有助於診斷、預後和治療

2 外科治療手段個體化

手術是絕大多是甲狀腺癌的主要治療手段,但手術的範圍與腫瘤類型、疾病的分期、生化指標水平等密切相關,同時還需要結合患者年齡、治療意願等進行選擇。甲狀腺切除的方式主要包括甲狀腺腺葉及峽部切除和雙側全甲狀腺切除兩種方式。目前國內多推薦對初治患者行包含腫瘤側的中央區淋巴結清掃術,根據腫瘤侵及的範圍和危險程度選擇雙側中央區淋巴結清掃術、單側或雙側頸部淋巴結清掃術,部分患者還需要行縱膈淋巴結清掃術。此外,對於一些廣泛侵犯周圍結構如喉返神經、氣管、食管、頸部大血管的局部晚期患者,常還需要包含腫瘤範圍的擴大根治術和切除後器官缺損的修復重建。

基於患者特點和意願的個體化治療方案

3 腔鏡和機器人手術是部分特定患者的可靠治療手段

常規甲狀腺癌手術會在頸部遺留4cm以上的手術切痕,部分瘢痕體質患者可能形成極為難看的增生瘢痕,常會對患者的心理等造成嚴重影響。腔鏡手術和機器人手術在近20年得到蓬勃發展,尤其是近10年來,在國內許多中心得以推廣。而且隨著技術的不斷推廣和普及,不同手術徑路在不同患者也展現出各自優勢,根據各中心的經驗,經口腔前庭入路、腋窩入路和胸乳入路等入路均可能達到根治腫瘤的同時,兼顧較好的美容效果。當然,腔鏡手術對手術醫生的技術水平要求較高,且具有較為嚴格的手術指徵,常適用於良性腫瘤和腫瘤直徑不超過2cm的分化型甲狀腺癌,對伴有側頸部淋巴結轉移的患者,需要謹慎選擇,並有極高腔鏡手術水平的醫生來選擇性開展。

4 讓子彈先飛一會兒——主動監測

當前,微小乳頭狀癌的發病率越來越高,有部分研究表明,對於包膜內不伴有淋巴結轉移的部分患者,尤其是直徑小於5毫米的患者,在一定隨訪期內並未顯著長大;而且屍檢報告也表明,相當部分死亡人群在屍檢中也發現隱匿的甲狀腺癌尤其乳頭狀癌。因此,對於微小乳頭狀癌患者,如果不伴有淋巴結轉移、臨近被膜可能侵犯喉返神經、氣管、食管等風險時,在綜合患者意願的基礎上,可以嘗試主動監測,讓子彈先飛一會兒,既不影響治療效果,且避免了手術可能帶來的潛在併發症。

而且主動監測並非極早期患者的專利,對部分復發分化型癌患者,尤其是伴有少量淋巴結轉移的反覆復發患者,若不侵及鄰近重要器官時,可以適當觀察,等腫瘤進展到一定程度再手術,也可能減少手術次數,降低反覆手術帶來的嚴重後遺症。

5 預防性手術——將家族性髓樣癌消滅於萌芽之中

安吉麗娜朱莉因攜帶高乳腺癌和卵巢癌致病風險的BRCA基因突變,預防性切除了乳腺和卵巢,預防性切除健康器官預防癌症進入大家的視野當中。家族性髓樣癌患者常攜帶特定RET基因突變,不同的突變位點罹患髓樣癌的風險不同,根據不同風險或高降鈣素水平等狀態,在出生後至確診為髓樣癌前,進行預防性甲狀腺切除,可有效預防此類患者進展為甲狀腺髓樣癌。

6 分子靶向、免疫治療等帶來新希望

如前所述,甲狀腺癌大多預後良好,但仍然可見部分侵及周圍重要結構的分化型癌患者和預後極差的髓樣癌、未分化癌患者,以往行化療、放射治療等療效大多不佳,而近年來興起的分子靶向治療和免疫治療帶來新希望,部分患者治療後獲得根治性手術治療機會或大大延長患者的生存時間。目前BRAF抑制劑、RET抑制劑、NTRK抑制劑、MEK抑制劑、ALK抑制劑、多靶點TKI藥物和PD-1抑制劑等展現出較好的抗腫瘤效應,基於腫瘤特點、分子靶向選擇合適藥物也是當前研究的熱點之一。

此外,術後碘131治療與否及劑量、促甲狀腺激素抑制治療的目標等也需要綜合考量腫瘤復發風險分層、腫瘤的分期、治療效果和身體狀況等。隨著我們對甲狀腺的研究更加深入,基於不同患者的個體特點,選擇精準的個體化治療策略,可以讓不幸患上「幸福癌」的甲狀腺癌真正幸福起來,遠離疾病帶來的困擾。巧醫「幸福癌」,重獲人生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