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身高都不高,5個科學方法突破遺傳身高!

隨著物質生活日益豐富,很多家長對於孩子的身高有了更高的要求。

但是,在普通人中,是有很大一部分人是身高都不高的,那麼父母身高都不高,有沒有方法可以突破遺傳身高呢?

家長們注意了,如果父母身高都不高,這五個科學方法可以幫助孩子突破遺傳身高!

一、營養均衡

處於生長發育期的孩子,身體對於營養的需求非常旺盛,營養供給不足或營養不良會嚴重影響孩子的長高。所以家長們平時一定要在飲食上進行合理搭配,為孩子提供充分的營養。

尤其是蛋白質、鈣、磷、維生素等,均是孩子成長中不可或缺的營養元素,另外,要讓孩子多吃牛奶製品,少吃油炸食品和甜食。如果孩子有挑食、偏食的情況,家長務必及時糾正。

需要注意的是,營養充分絕非營養過剩,營養過剩甚至會影響孩子長高,若孩子已有明顯肥胖,請及時就醫進行幹預,避免孩子因性早熟而無法達到理想身高。

二、睡眠充足

生長激素是決定個體生長快慢的重要因素。人體內的生長激素呈脈衝式分泌,最高的分泌出現在晚上入睡後,所以家長務必監督孩子晚上10點之前睡覺,以保證生長激素的分泌。

同時,家長應為孩子創造良好的睡眠環境,不要睡覺前在孩子面前玩手機、看影片等。研究顯示,黑暗的環境可以促進人體內褪黑素的產生,這種激素可改善人的睡眠品質,所以孩子的睡覺環境要避光,且保持安靜。

三、長高運動

適當的運動可以促進身體內生長激素的分泌,同時還可以保證運動當晚的睡眠品質,同時促進晚上生長激素的分泌。另外,運動可以消耗孩子多餘脂肪,促進肌肉和骨骼的增長。總結下來就是,運動對於孩子長高的好處多多!

但不是所有的運動都有利於長高。對骨骼肌肉有壓迫性的運動不利於長高,如:負重練習,馬拉松這類消耗過大的運動;孩子可以多做伸展類運動,如:引體向上、籃球、羽毛球、遊泳、跳繩、跳高等。

四、定期檢測骨齡

骨齡通常能更加準確的反映出兒童的生長發育情況,可以對成年後身高作出預判,所以通過定期檢測可以了解身高發育是否正常。如果生長速度緩慢,提示發育遲緩,建議三歲之後每年進行一次骨齡檢測。

五、身高干預

如果孩子脾胃弱,生長激素分泌不足,生長發育遲緩,身高明顯落後於同齡人,性早熟,骨齡超前等情況,需要及時幹預,比如藥物治療、物理儀器治療、中醫幹預、生長激素補充等。

在做好以上這些的基礎上,家長需要還是要及時關注孩子的生長情況。至少每3個月給孩子測量一次身高,在身高生長曲線圖上標記,及時進行監測。

如果孩子身高一直處於-2SD 或第三百分位數附近,或生長速率緩慢(如:<2歲兒童為<7cm/年,4、5歲至青春期兒童<5cm/年,青春期兒童<6cm/年),請及時到相關的醫院進行全面檢查。

同時,排除矮小的原因,及時糾正一些導致矮身材的因素。若孩子診斷為矮小相關疾病,就要及時進行幹預治療,才可能獲得理想的身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