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出生小貓及母貓產後護理建議

雖然你已經是個很用心的貓奴,滿足懷孕貓咪的生理需求,在牠產下小貓之後,你必須知道下一步行動該做什麼。

在生產後,觀察母貓與小貓的反應非常重要。並且閱讀本篇有關如何照顧產後母貓和新生小貓的建議,讓你對可能出現的健康問題徵兆有所預警,並確保貓咪母子平安。

帶貓咪一家去給獸醫檢查

如果你還未請獸醫檢查,生產一週後先帶母貓和小貓給獸醫做健康檢查。若母貓尚未施打疫苗,此時便是個好時機。此外,母貓可能也需要接受蛔蟲治療,來保護自己和牠的小貓。

初生幼貓和母貓的照顧

前二至三週對母貓和牠的新生小貓最為重要,小貓的發育速度應該會非常快速,且如果母貓有任何產後問題,應該會在此時發生。

讓母貓決定你是否能探視,如果你已經飼養牠一陣子了,牠可能會歡迎你看看小貓。被救援的浪浪或領養的貓咪可能比較希望你保持距離,只要小貓經常吃奶且看起來很有活力,牠們就不會有問題。

讓母貓和牠的孩子待在家中安靜的地方,最理想是一個單獨的房間。務必確保房間夠溫暖,因為僅出生幾天的幼貓還無法調節自己的體溫。

母貓可以幫小貓保持溫暖,但如果牠離開去吃飯或使用貓砂盆,小貓有可能會感冒。受寒對於新生幼貓是致命的危險之一。提供毯子、保溫燈、或加熱墊,以確保小貓保持溫暖。

用一個夠大的箱子讓母貓和牠的孩子可以舒適地待在裡面,將乾淨的毛巾堆疊排放在一起。當小貓排便時,毛巾很快就會變硬。移除最上層的毛巾,露出乾淨的一層,這是最簡單的清潔方法。

將貓砂盆、食物和水放在母貓的附近,確保你是餵食牠高品質的貓罐頭,並補充幼貓專用奶粉(KMR, Kitten Milk Replacement)。這些特別配製的食物可以確保哺乳中的產後母貓取得所需的營養。

幼貓的成長歷程

出生三天後,小貓開始張開眼睛,臍帶也會掉落。牠們的神經系統尚未發育完全,你可能會注意到牠們在睡覺時抽蓄。抽蓄是非常正常的現象,表示牠們的神經系統和肌肉正在發育。

兩週時,小貓會開始到處爬行並嘗試站立。此時牠們也會開始長出牙齒。如果你把手指伸進牠們的嘴巴哩,你會感覺到小小的齒根。

前三週這段期間,母貓在哺乳後會舔每隻小貓的腹部附近和肛門區域,以刺激牠們排出便尿。如果沒有母貓,你將必須以溫濕布替代來模仿此行為。

三週時,小貓應該能四處跑動並活潑地玩耍。你可以試著讓牠們吃濕糧並補充幼貓專用奶粉。牠們應該仍在哺乳期。你也可以教導牠們使用貓砂盆。

這個年紀的小貓應避免使用凝固型泥土貓砂,對年輕小貓最佳的貓砂是任意品牌的高級非泥土貓砂或是沃貝專利環保玉米砂(World’s Best Cat Litter)。

新生幼貓的健康問題

腸道寄生蟲是小貓常見的疾病,幼貓的其他健康問題包括先天性疾病和感染性疾病,像是呼吸道感染。

幼貓衰亡症候群(Fading kitten syndrome)發生於小貓未能茁壯成長的情況下。如果你發現其中有一隻小貓通常特別沒有精神,並且比其他手足睡得更久,有可能是得到此症候群的徵兆。該隻小貓應該立即接受專業獸醫的治療。

產後健康問題

懷孕、生產以及產後的期間,對於新手媽媽的母體來說壓力極大。新手媽媽會產生大量的荷爾蒙,開始分泌乳汁,而產後的恢復也正如火如荼地進行。必須要注意母貓可能會有的一些嚴重疾病。

乳腺炎(Mastitis)

乳腺炎是一種乳管受細菌感染的疾病,發生乳腺發炎的母貓,會出現因阻塞而乳汁分泌困難的情況。乳頭會變得腫大且發熱,伴隨著明顯的「傷痕」,而母貓可能會因此拒絕哺乳幼貓。

乳腺炎屬於動物急診病症,貓咪通常需要使用抗生素來對抗感染。幼貓可能須要以人工餵食,直到母貓身體復原為止。

低鈣血症(Hypocalcemia)

低鈣血症又稱為「乳熱」,很少發生於貓咪身上,但也屬於動物急診病症。此疾病是因為在懷孕和哺乳期間缺乏鈣質而引起。

症狀包括癲癎、蹣跚、肌肉震顫、焦慮和過度喘氣。母貓恢復期間,幼貓必須以人工餵食。

子宮炎(Uterine Metritis)

子宮炎是嚴重的子宮感染疾病,也屬於動物急診病症。母貓生完小貓後,通常會有正常的陰道分泌物。但是,如果你注意到分泌物的味道有嚴重異味,這就是危險的警告。其他症狀包括嗜睡症、發燒和乳汁分泌量降低。

母貓可能需要住院治療,且可能會進行緊急子宮摘除手術。在母貓恢復期間,必須由你來負責餵食和照顧小貓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