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腎病是不是一定要透析?一旦透析就必須終身透析嗎?

這個標題應該是很多腎病患者的疑問,腎病患者對尿毒症、透析等這些字眼並不陌生,甚至看到透析這兩個字都很是害怕。因為有很多腎病患者聽到有這樣的說法:「透析有依賴性,一旦透析了,就再也擺脫不了了。」

其實,要不要透析,是不是透析之後就要終身透析,分2種情況的:

第一種是得了腎病後,腎臟出現了不可逆的腎功能損傷,這樣的情況是需要做透析治療的,目的就是為了延長腎病患者的生存期;

第二種情況就是得了腎病後出現了可逆的腎功能損傷,如果腎病又處於穩定期,我們可以考慮不做透析;或者說這樣的腎病患者如果突然出現急性腎衰竭,在短期內出現血肌酐水平升高、尿量減少,合併嚴重電解質紊亂的情況,暫時進行透析治療,等恢復正常後,可以不再進行透析治療了。

我們回過頭來再看這兩種情況,首先第一種情況:腎病患者出現不可逆的腎功能損傷。此時腎病患者的腎臟功能已經完全不工作了,必須要依靠透析治療來維持腎臟功能,延續生命。

但是這並不代表腎病患者對透析有依賴性,只是目前患者的情況需要進行透析治療。就如同生病了要吃藥、要打針一樣,只不過腎病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情況比較嚴重。這個時候,如果不想選擇透析治療,更好的辦法就是腎移植。

再來看第二種情況:腎病患者出現可逆的腎功能損傷。此時腎病患者的腎功能損傷只是暫時的,可能患者之前沒有腎病,因為出現一場感染,或是使用了腎毒性的藥物,可能會導致腎功能出現暫時性惡化,引發了腎病。

還有一種情況是患者一直都有慢性腎病,本來病情穩定,但由於免疫力差,又有腎病基礎,一場小感冒可能都會讓患者遭受沉重打擊,出現急性腎衰。

不管是哪種情況導致的暫時性腎衰竭,此時一般都是建議立即進行透析,治療幾個月或者1-2年之後,等待各項指標逐漸趨於穩定,腎功能逐漸恢復,改為藥物治療,慢慢脫離透析治療。

大家知道,腎病是有分期的,一共有5期,分別是腎病一期、腎病二期、腎病三期、腎病四期、腎病五期。

腎病一期:腎病一期的患者腎小球濾過率≥90ml/min,尿液出現異常,比如可能戶籍持續血尿、蛋白尿,以及水腫、高血壓等症狀。但腎功能正常,不需要考慮透析治療。

腎病二期:腎病二期的患者腎小球濾過率為60-89ml/min,屬於輕度慢性腎臟病,也是腎病的發展期,腎功能輕度下降。此時患者的蛋白尿加重,出現高血壓、水腫、呼吸困難等不適,此時患者也不需要透析治療,可以在醫生指導下選擇利尿劑進行治療。

腎病三期:腎病三期患者的腎小球濾過率為30-59ml/min,腎功能遭到中度損傷,逐漸出現腎功能不全的併發症,如食慾下降、精神萎靡、下肢水腫等,部分患者還有蛋白尿和嘔吐的症狀。此時一般也不建議進行透析治療,但是如果患者病情惡化嚴重,需要根據具體情況決定。

腎病四期:如果發展到腎病四期,屬於重度慢性腎臟病,腎功能出現嚴重下降,腎小球濾過率15-29ml/min。患者很大可能會出現全身多系統症狀,比如心血管系統症狀,有心絞痛、心力衰竭等。其次,還有消化道症狀,比如噁心、嘔吐等。最後,還有可能會持續電解質紊亂、酸中毒等。如果患者出現了上述症狀,建議根據個人情況選擇透析治療;如果病情穩定,也可以用藥物維持治療。

腎病五期:腎病五期其實也表示發展到尿毒症期了,稱為終末期腎臟病,患者的腎小球濾過率<15ml/min,並出現少尿、無尿的症狀,全身症狀加重,就是原本腎病四期的症狀逐漸加重,肌肉無力、心力衰竭、神經障礙等症狀明顯。此時需要進行透析治療,以維持腎臟的功能,延長生存時間。期間可以配合中藥一同治療,如果有匹配的腎源,可以根據自身情況選擇腎移植。

所以,有腎病的患者儘量在一期、二期,症狀輕微,指標出現輕度異常時及時進行規範治療。同時重視自己身體發出的信號,如腰酸、乏力等,都是一些大家容易忽視的症狀。做到定期體檢,養成良好的生活、飲食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