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背總長小米粒,可能是得了一種皮膚病

不知道你有沒有這樣的煩惱,有時候後背痒痒的,手一摸有很多像小米粒一樣的東西,撓一下還會有白色的小顆粒。

很多人以為是後背長了痘痘,於是用各種各樣的辦法想去除它。

像是磨砂膏、硫磺皂但似乎都沒有用,其實後背的小米粒和我們常說的痘痘是不同的,而可能是一種真菌引起的皮膚病。

這種真菌叫馬拉色菌,它生活在我們的皮膚上,以油脂為食。

正常情況下,人體皮膚表面本身就有少量的馬拉色菌,也沒有什麼壞處。但是,凡事得有個度,如果馬拉色菌過度繁殖,就會刺激皮膚產生過多的油脂,而油脂又會給馬拉色菌提供充足的營養物質,因此形成一個惡性循環。

馬拉色菌和油脂共同作用,刺激毛囊口產生大量脫屑,堵塞毛囊導管,引發毛囊的炎症反應,就會導致我們的後背長小米粒,也被稱作馬拉色菌毛囊炎。

馬拉色菌螢光染色在顯微鏡下表現為大量弧形菌絲、成簇芽生孢子

所以很多人後背的小米粒並不是痘痘,而是一種毛囊炎。

有的朋友可能會好奇,為什麼有的人後背會長小米粒,有的人就不長呢?

這主要是由於個體差異的原因,馬拉色菌毛囊炎常見於中青年人群,男性多於女性,尤其是出汗多、油性皮膚、脂溢性皮炎的朋友更容易被它盯上[1]。

由於馬拉色菌喜歡油脂,所以它好發部位也是像背部、胸前、雙肩、頸部等皮脂腺豐富的部位。

這種毛囊炎主要表現為圓頂狀毛囊紅色小丘疹,還有部分是小膿皰,可以擠出粉狀物,周邊看起來紅紅的。有時候還會覺得癢,尤其出汗後。

為了消除後背的小米粒,相信很多人都曾做過嘗試,但結果都不盡人意。

其實,只要用對了方法,消除小米粒很簡單。皮膚科醫生敲黑板!趕緊拿出你的小本本記下來。

首先把你的磨砂膏、硫磺皂統統都收起來!去除馬拉色孫毛囊炎最主要是抗真菌治療,包括外用及口服抗真菌藥物:

用2%酮康唑洗劑洗澡(藥店就能買到),將藥物均勻地塗抹在身上並停留5分鐘,然後用清水衝洗乾淨,每日1次

外用抗真菌乳膏(如布替萘芬乳膏、酮康唑乳膏),每日2次[3]

必要時口服抗真菌藥物(如:氟康唑、伊曲康唑)

注意:口服抗真菌藥物對肝功能有一定影響,需去醫院皮膚科面診由醫生評估是否需要或者可以用藥,且用藥期間需定期監測肝功能。

其他物理治療:光動力療法、強脈衝光、液氮冷凍聯合藥物治療等[4]

光動力療法可抑制體外生長的糠秕馬拉色菌

強脈衝光可激發氧自由基的增加,產生殺菌和消炎作用

液氮屬無色、無味、無毒的化學物質,將其塗抹於馬拉色菌毛囊炎患者病變處可使其出現變性壞死或誘發生物學效應,進而清除病灶。

用藥治療後,小米粒消除了,以後是不是就不會再長了呢?

並不是。

由於我們的皮脂腺在不斷的分泌油脂、馬拉色菌也始終會定植在皮膚上,因此在某些因素的誘發下,油脂分泌還會增多、馬拉色菌也可能再次過度繁殖,那就還是有可能再長小米粒的。

因此,想要光滑的後背,日常生活中還要注意這幾點:

避免長期服用糖皮質激素或廣譜抗生素,以免機體免疫力降低或菌群失調;

清淡飲食,少吃辛辣、油膩及甜食;

勤洗澡,避免胸背部油脂堆積,給馬拉色菌生長提供豐富的營養;

儘量不要抓撓後背,以免皮膚破潰繼發其他細菌真菌感染。

只要方法用得好,米粒消除沒煩惱。

如果後背長了小米粒,可以先試著自行護理及外用藥物治療下,如果效果欠佳,還是建議儘快去醫院皮膚科面診哦。

 

參考文獻

[1]蘆然,孔連委,潘學東等.布替萘芬乳膏治療馬拉色菌毛囊炎的療效分析[J].皮膚病與性病,2021,43(3):2.

[2]宋黎, 唐懿, 劉彥麟,等.馬拉色菌毛囊炎47例皮膚鏡特徵分析[J]. 實用皮膚病學雜誌, 2021, 14(4):3.

[3]肖慧,冉昕,冉玉平.萘替芬酮康唑乳膏13年臨床應用文獻回顧 [J].臨床皮膚科雜誌 ,2019,48(4):248-252.

[4]韋無邊,莫小春.馬拉色菌毛囊炎的研究與治療進展[J].世界最新醫學訊息文摘, 2019(6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