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毒症透析治療不可怕?提醒:4種併發症才最可怕,心裡要有數

提到血液透析,大家肯定不陌生,尤其是尿毒症患者,聽到血液透析4個字,有一部分患者會感到很害怕。

血液透析又被叫做「人工腎」,模擬的是人體腎臟的作用,它可以把患者血液中的毒素和多餘的水分去掉,然後把「乾淨」的血液回輸到患者體內。類似於給血液「洗了個澡」,我們知道普通洗澡是個人衛生問題,給血液洗澡卻關乎性命。

一個尿毒症患者,每周要做2-3次透析,每次透析治療要花費4-5小時,才能維持生命。血液透析的過程很是麻煩,正常腎臟對毒素進行清洗就是一個漫長且持續的過程,但是血液透析是一個間斷的過程,在兩次透析之間有間歇期,血中的毒素最高,血液透析時又會將毒素清除很快,一高一低,患者會很不適應。

其次,做血液透析時需要將患者的血液引出體外。血液離開人體後就會凝固,此時就需要加入抗凝藥物。但是,再次想把乾淨的血液回輸給患者時,這些抗凝藥物不能正常分離出來,這樣就會導致患者有出血傾向,輕者表現皮下瘀斑瘀點,重者顱內出血。

所以,很多患者都很害怕血液透析治療,覺得血液透析治療很是可怕。其實,可怕的不只是血液透析治療,更可怕的是血液透析治療引起的4種併發症!

血液透析治療4種併發症才最可怕!

1.高血壓

血液透析的患者普遍精神比較緊張、恐懼,從而引起交感神經興奮,外周血管出現收縮。其次在進行血液透析時,透析液鈉濃度過高,輸注的血製品過多,使血容量增加。這些原因都可能會導致患者出現腎性高血壓。長期的高血壓可出現心絞痛、心肌梗死、心律失常等,使腦血管狹窄,造成腦部動脈血管阻塞,引起癱瘓。

2.低血壓

說完高血壓再來說說低血壓。血液透析的患者出現低血壓的原因主要是血液透析過程中,如果有進食,會導致血液重新分布到胃腸道,有效循環血容量不足。另外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在透析前服用了降壓藥。
低血壓會導致頭暈、頭痛、周身乏力、暈厥等不適,如果情況嚴重的話,還可能會出現休克反應。

3.腎性貧血

腎性貧血是因各種因素造成腎臟分泌促紅細胞生成素不足,或尿毒症血漿中一些毒性物質幹擾紅細胞的生成和代謝導致的貧血。血透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貧血,且終身處於貧血的狀態。
腎性貧血易導致患者出現乏力、食慾不好、頭暈、皮膚黏膜蒼白等不適,稍嚴重者還可能出現睡眠障礙、心率加快、心力衰竭等。

4.腎性骨病

尿毒症患者腎衰竭久了後,身體會處於低鈣或高磷的狀態,會促進甲狀旁腺產生甲狀旁腺激素,以糾正人體的低鈣、高磷的狀態。長時間的低鈣、高磷會引起繼發性甲狀旁腺功能亢進,為使血鈣升高,可能會破壞人體正常的骨細胞來釋放鈣,從而升高血鈣,引起腎性骨病。

腎性骨病會導致患者出現骨、關節和肌肉的酸脹、疼痛,多見於腰背部、下肢、膝等,負重或行走時加重。長期還可能會導致骨骼畸形,容易骨折。
上述提到的併發症主要是針對血液透析做的總結,透析治療有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今天的內容是關於血液透析的。血液透析的作用更為迅速,療效也更確切,對於需要長期進行透析的患者,血液透析是維持患者生命的重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