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貓和其他的動物一樣,都是疾病和病毒攻擊的對象。例如心肌肥大這類疾病屬於先天性疾病;但最大的威脅仍然是接觸性傳染病、病毒感染、寄生蟲感染這類的疾病。幸運的是大多數的致命性疾病,都可以透過接種疫苗讓小貓受到保護。
野貓媽媽比家貓更容易生出帶有健康問題的小貓,可以歸納出的原因如下:
- 野貓生下的小貓數量,常常大於貓媽媽本身能力能夠撫養的數量。
- 野貓一出生就常常帶有容易導致疾病的寄生蟲。
- 野貓常常處於營養不良的狀態,因此野貓媽媽也無法提供足夠的營養給小貓。
13種小貓咪身上常見的疾病
1. 貓瘟 (貓泛白血球減少症病毒,Panleukopenia;Feline Distemper)
貓瘟是一種特別容易致命的病毒,特別容易出現在野貓身上,或是有大量野貓群聚的地方發現它的蹤跡。這類的病毒會破壞骨髓和腸道內的細胞,引發致命性的脫水或敗血症。
2. 上呼吸道感染 (Upper Respiratory Infections)
包括支氣管炎、貓皰疹病毒和貓流感(貓杯狀病毒,feline calicivirus),各種病毒都有專門應對的疫苗。這些病毒可能產生打噴嚏、流鼻涕以及結膜炎(紅眼症,pink-eye)。
另外是披衣菌感染,可以透過抗生素(例如:四環素,tetracycline)來抑制細菌的增加。這和人類透過性行為傳染的披衣菌病毒種類不同,但是,這類的披衣菌產生的結膜炎是可能傳染給人類的。
3. 幼貓衰亡症候群(Fading Kitten Syndrome, FKS)
FKS是一種常常發生於新生幼貓群之間的群體感染疾病,會造成新生幼貓的死亡,在小貓群之間的發生率較小貓個別感染來得高。
常常見於懷孕的母貓和新生幼貓之間,症狀的發生區間可以在出生後不久到出生後幾週之間,而且目前為止無法得知發病的原因。
目前也沒有發現單一染疫的個案,但這類疾病對於母貓的身體健康也會造成長遠的傷害。
4. 免疫缺陷病毒(Feline Immunodeficiency Virus,FIV)
貓免疫缺陷病毒的傳染方式為受到嚴重咬傷後透過唾液傳染到血液裡,或是在懷孕或生產時經過血液和血液之間傳染。
貓常常在二次感染後因為身體免疫力的急速下降而死亡。但倖存的小貓也常常因為人類的誤解,而不容易被收養。但也有許多小貓在康復後,仍然存活了數年。
5. 白血病病毒(Feline Leukemia Virus,FeLV)
貓白血病病毒極具傳染性,透過日常的接觸、共享食物以及母貓和幼貓的接觸都能夠成為傳染途徑,但貓白血病病毒是可以透過注射疫苗來預防的。
然而這個疾病是無法治癒,也有些感染貓因為檢驗時呈現陰性結果而無法及時就醫。貓的免疫系統常因為無法抵抗貓白血病病毒而導致貓的死亡。
6. 耳聾(Deafness)
有部分小貓出生時就喪失聽力,這是無法治療的症狀,但也不會影響貓的生存能力。雖然不是每隻貓都會遇到相同問題,但這種情形在擁有兩隻藍眼睛的白貓身上最常見。
7. 傳染性腹膜炎(Feline Infectious Peritonitis,FIP)
在有貓群的地區,傳染性腹膜炎較容易發生,另外,也可能因為基因的先天問題而造成。
冠狀病毒是引起腹膜炎的主因,但多數的貓都是因為接觸到突變的冠狀病毒而染病,而不是接觸到真正的腹膜炎病毒。但是,真正的腹膜炎病毒一但接觸到了就會產生致命性的傷害。
8. 臀部發育不良(Hip Dysplasia)
這類的問題在貓咪身上較不常見,與狗狗相比來說的話。由於這是遺傳性的疾病,因此幼年期間較不會馬上顯現症狀,而且多半是可以透過手術來治療。
9. 小腦發育不良症(Feline Cerebellar Hypoplasia,FCH)
小腦發育不良症常在患貓瘟後誘發,可能在出生立即發現、也可能在出生後一到二週才發現。由於症狀集中於腦部,因此屬於神經性疾病,常常影響到運動、走路或是頭部的控制。
10. 阻塞性肥厚心肌症(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HCM)
有些特定品種的貓較其他品種的貓更容易得到阻塞性肥厚心肌症,包括緬因貓(Maine Coon Cats)、布偶貓(Ragdolls)、斯芬克斯貓(Sphynx)等。因為這是遺傳性疾病,因此往往到了中老年後才會被診斷出來。
11. 多囊性腎病變(Polycystic Kidney Disease,PKD)
多囊性腎病變好發於波斯貓和相關的品種。這是一種基因性疾病,漸進式的對腎臟造成傷害,甚至到了貓的晚年才會被診斷出。較盡責的繁殖者,會對種貓進行基因採檢,以確定多囊性腎病變的基因不存在於種貓的身上。
12. 跳蚤傳播疾病(Flea-Transmitted Diseases)
數種寄生蟲都可能挾帶著能夠危急小貓性命的疾病。從常見的跳蚤、壁蝨到蚊子,都可能是疾病的傳播媒介。
-
血巴東體症(Hemobartonella)
這是一種會對紅血球發動攻擊的寄生蟲,將引發貧血的症狀,也造成對寵物的潛在死亡威脅(特別是小貓),受到感染的小貓在治療過程中甚至可能需要進行換血、輸血。
-
貧血(Anemia)
即便小貓沒有因為跳蚤而感染到血巴東體症,但在跳蚤寄生在小貓身上一段期間後,透過跳蚤吸小貓血的過程,也可能引發多種不同原因而產生的貧血。
13. 条蟲(Tapeworms)
獸醫常常在為小貓醫治跳蚤時,同時治療条蟲。你也可能在帶貓咪看診時,被要求就診時帶著小貓的糞便,因為在糞便上通常可以發現条蟲甚至是其他寄生蟲,例如:蛔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