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貓第一次給獸醫體檢要檢查哪些項目?

當你正式領養小貓後,盡快將小貓帶至獸醫診所進行檢查是非常必要的,這不只是為了小貓健康著想,同時也為了確保小貓身上沒有夾帶疾病回家。

最理想的情況下,小貓應該在到達你家之前做完檢查,但如果小貓外觀看起來正常的話,則盡量在領養48小時內帶至獸醫院完成檢查。

如果小貓有任何生病的徵兆,例如眼睛水水的、打噴嚏、呼吸困難或無法進食,則應該馬上就診。

不管在你眼裡小貓健康與否,你都應該在小貓完成第一次健康檢查前,將他和家中其他的貓隔離,避免小貓身上帶有疾病傳染給其他的貓。

小貓的體檢項目有哪些?

和成貓一樣,獸醫會用手對小貓的體格進行檢查,確定小貓體態正常。檢查的項目包含了:

  • 口腔: 乳牙生長狀況、舌頭以及牙床。
  • 體溫: 一般而言,肛溫應該在攝氏38.3-39.4度之間,體溫過高或過低,都表示小貓健康狀況可能有問題。
  • 腹部觸診:獸醫會透過腹部觸診,感受小貓體腔內是否有任何不正常狀況。
  • 心跳與肺臟聽診: 貓的心跳應該要有一定的頻率並且沒有雜音, 肺部在呼吸時應該也只有空氣流動的聲音沒有雜音。
  • 關節和肌肉測試: 獸醫會觀察小貓的腿部,特別是膝蓋,確認他們的形狀和發育是否正常。另外也會觀察他們走路的狀況,確認他們走路的體態也是正常的。
  • 眼睛檢查: 會用檢驗鏡檢查小貓的眼睛構造,看看水晶體上是否有異樣。
  • 耳疥蟲檢查: 耳疥蟲常見寄生於小貓,如果耳內有大塊黑色的碎屑,這是有耳疥蟲的徵兆,醫生可能會用鑷子從耳內夾出一塊樣本用放大鏡檢視確認。
  • 跳蚤檢查: 獸醫會梳理貓毛,檢查是否有跳蚤寄生。跳蚤喜歡任何年紀的貓,跳蚤梳是用來進行檢測的好工具。

 

你的小貓需要什麼樣的檢查?

1. 糞便化驗: 

獸醫會要求你採集寵物的糞便帶到診所,讓獸醫院的檢驗團隊進行化驗分析,檢驗是否有寄生蟲,例如:腸胃道寄生蟲、賈第鞭毛蟲,或其他潛在的可能。

如果糞便化驗的結果顯示有寄生蟲的話,獸醫可能會在看診後開除蟲藥給你。寄生蟲在貓身上是十分常見的,部分寄生蟲是會寄生在人類身上的,因此為小貓除去他們身上所有的寄生蟲是十分重要的事。

2. 血液檢查:

美國養貓協會指出,對新領養的貓進行白血病毒和免疫低下病毒的化驗是十分重要的,不論貓齡或是否家中已有飼養其他的貓都需要。

如果你的貓為出生九週以內的幼貓,獸醫可能會想等到他至少九週大以後再進行化驗,因為貓齡小於九週的貓在進行這類化驗時,常常都顯示出陰性結果。

因此如果家中有其他的貓,建議你將他和幼貓隔離,一直到這項檢測完成,確定新生幼貓沒有將這兩種病毒傳染給其他貓的風險時,再讓他們接觸。

 

討論需要接種的疫苗

許多地區要求貓必須要施打狂犬病疫苗,在小貓年齡較大一點後才會施打。同時也必須和獸醫討論是否需要接種支氣管炎、白血病、免疫失調等的預防疫苗,以及接種時程的安排。疫苗必須在特定的年齡和需要特定的因子介入,才會被誘發應有的效果。

 

安排小貓做絕育手術的時間點

除非你領養時貓已經完成了絕育手術,否則你則需要安排進行這項手術。絕育手術一般會在5-6個月大左右進行,但有些獸醫會建議能越早進行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