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提到「家貓」時,許多人可能會感到很困惑。家貓字面上的定義應指居住於家中的貓咪。然而,並非所有的家貓都住在房子裡。家貓可能是純種貓、混種貓、與人類一起居住在家中或農場,或是定居於街頭的流浪貓或野貓。
千年演化後的家貓
家貓或是已馴服的貓咪,已經歷過數千年的選擇性繁殖。原本為野貓和大型貓咪,培育過程中家貓身上的「野性」,已經從牠們的DNA中移除了。
「人擇」(artificial selection)是由著名的生物學家查爾斯·達爾文(Charles Darwin)所創造的詞彙,是指人類依照喜好的特徵開發出新生物的過程。育種家選擇具有優勢特徵的父母來進行繁殖,以產出具有預期特徵的後代。
現今所有的貓咪都是從非洲(Africa)、地中海(Mediterranean )和中東(Middle East)地區的原始貓演變而來。所有的貓都可以稱之為「家貓」,而不考慮其品種。
1. 混種貓
混種貓是指不清楚體型、毛髮或花紋起源的所有家貓。此類型的貓咪可能會與其他貓咪或品種有相似的斑點,但除非有美國愛貓者協會(Cat Fanciers’ Association)或其他協會的長期家譜紀錄和譜系登記,否則其餘貓咪都會被分類為混種貓。
舉例來說,不論混種貓咪與暹羅貓(Siamese cat)長得有多相似,在大多數的案例中,該貓咪依然會被認定為混種暹羅貓。
2. 純種貓
美國愛貓者協會是美國主要登記貓咪品種譜系的機構。該協會已認證42種純種貓,像是暹羅貓、波斯貓(Persian)、緬因貓(Maine coon cat)、孟加拉貓(Bengal)等等。
國際貓協會(International Cat Association)已認證71種純種貓,包含古老的阿比西尼亞貓(Abyssinian)和新品種像是「狼人」的狼貓,以及外表狂野的非洲獅子貓(chausie),牠們是源自野生叢林貓。兩個協會都位於美國,會舉辦競賽並維護純種貓的品種標準。
3. 變化無限的家貓
家貓可能會有各式各樣的大小、體型、毛長和花紋。你會找到每種單色的貓咪,以及所有顏色的組合,不論是純種貓或混種貓。
家貓也有許多其他暱稱。牠們也被稱為「家庭貓咪(house cats)」、「巷貓(alley cats)」」、「邋遢貓(moggies)」(英國說法),而在貓咪節目中,這些混種家貓通常被分類為「家庭寵物」。
4. 最新貓咪品種
過去50年,多數的新貓種可歸功於專家在貓咪基因方面的精心繁殖計畫的成果,而有些則是偶然發生的結果。有時,家貓所生出的一窩幼貓當中,可能會有一、兩隻非常獨特的小貓,牠們可能會作為孕育新品種的基礎。
- 美國短尾貓(American bobtail):美國短尾貓源自1960年代晚期的棕色虎斑公幼貓。根據都市傳說,牠是家貓與位於美國西南部的印地安保留區的山貓所孕育出來的品種。
- 美國卷耳貓(American curl) :由於意外的基因組合所得到結果,第一隻美國捲耳貓出現於1981年加利福尼亞州(California)的城市萊克伍德(Lakewood),是具有黑色長毛與獨特耳朵的貓咪品種。
- 柯尼斯捲毛貓(Cornish Rex):柯尼斯捲毛貓是三種雷克斯(Rex)貓種中最古老的貓咪,起源於1950年左右,是一窩穀倉貓咪的自然基因突變。
- 曼赤肯貓(Munchkin):短腿貓似乎已存在許久,而曼赤肯貓就是其中一種短腿的貓種,一直到1980年才於路易斯安那州(Louisiana)被分類為獨自的品種。
- 北美洲短毛貓(Pixiebob):北美洲短毛貓是國際貓協會於1994年正式承認的品種。美國愛貓者協會(ACFA)也於2005年接受北美洲短毛貓為公認的品種。牠被認為是山貓和穀倉貓的混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