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對小貓咪進行社會化訓練?

想要讓你的小貓成為一隻有規矩的寵物,這必須要在幼齡階段開始提供社會化的訓練。這也有助於小貓未來和其他的貓、人類建立良好的互動。

社會化可以幫幼齡的小貓建立自信心,也讓他們覺得家裡是個有安全感的環境。花一點時間和心思,好好地提供小貓學習社會化的機會,就好像為小貓買了情緒健康保險一樣,可以讓他一輩子帶著健康的心態過生活。

在你開始訓練小貓社會化之前

貓像一塊毛茸茸地海綿一樣,透過各種經驗持續且驚人的學習力吸收著,因此訓練可以在貓的任何年齡下進行。

幼齡期的貓社會化的訓練機會十分少,因此負面的經驗,嚴重影響到貓再次面對這些場景的情緒。

例如:貓如果在幼齡時和人類沒有良好的互動,那麼小貓的行為和性格將會持續變得不受控,而且永遠不被人類接受。

小貓在二到七週大左右學習吸收力最強,適當的社會化訓練,可以讓小貓知道怎麼樣當一隻討人喜歡的貓咪,包括了解什麼是適當的行為、如何和其他的貓互動,還有分辨誰是貓的朋友、誰又是對他們具有威脅性。

小貓從很小的時候便透過吸收各種生活經開始學習,多數「小貓應該會的事」在你領養牠們前應該已經藉由與貓媽媽的互動建立。

如果貓媽媽和狗狗和平地一起生活著,對小貓而言和狗狗相處是一件安全的事。如果貓媽媽的情緒不穩定,則小貓可能就會喪失了在關鍵時期學習生活技能的機會。

幼貓群們藉由彼此玩耍的過程學會如何控制使用爪子、互咬的力道以及互相推打的方式。和同齡的幼貓以及成貓互動的經驗,能夠給予小貓練習如何用聲音,或像是利用身上的毛髮、尾巴還有肢體動作等表達自己。

落單的小貓(例如:獨自留下或是很早被領養的小貓),在學習和其他的貓相處的過程可能較為辛苦,因爲在早期少了和其他兄弟姐妹相處,使用貓群共通語言溝通的學習機會也就減少了。

因此,建議盡可能延長讓幼貓和貓媽媽及其他貓群相處的時間,至少至10-12週較為理想。剛出生小貓在飼養或是寄養的過程,則建議在小貓被領養至新家庭之前,提早給小貓上述的正向訓練。

當然,小貓的中途寄養中心、或是寄養家庭未必有辦法能夠長期地收養小貓,因此小貓可能在十分年幼的階段(例如出生後六到八週)就被領養了。

這種情況下,身為飼主的人類雖然無法像貓媽媽一樣提供行為的範例,但是給予適當的行為引導是可能的。

越小的貓擁有的學習能力越強,新飼主如果能夠在領養小貓後,連續幾週都維持著前面提到的這些訓練,對小貓未來的成長將有極大的幫助。

對新生貓而言,一個充滿正面能量以及歡迎他的家庭將影響了他們的一生,這讓他們能夠順利成為家庭的一員以及被呵護著的寵物。小貓社會化的三個關鍵是:撫摸、說話和時機點。

 

小貓社會化訓練時,你需要的東西

  • 時間、耐心和感情
  • 零食和玩具

 

撫摸

撫摸和輕拍對於剛被領養的小貓來說,是一種實際地社會化訓練。小貓在出生時,母貓的舔拭清潔給予他們的第一個感官刺激,因此撫摸和輕拍小貓的背部,會為小貓帶來安全感。

輕撫小貓除了對你和小貓的互動能帶來愉悅感外,對小貓而言也傳達了一種獎勵及安全感的訊息。新環境裡充滿了視覺與聽覺刺激,還有傢俱及家庭成員等等不熟悉的因子,因此輕拍和撫摸,對於對剛入住新家庭的小貓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事。

嗅覺對於貓而言是重要的辨識方式,因此輕撫小貓將使你的氣味留在小貓身上,這有助於小貓熟悉你的味道,同時也將你的氣味和愉悅的感受做連結,這對於未來小貓和你的互動將有很大的幫助。

另外,也傳達出你和小貓彼此將一起共同生活的訊息,也可以將你的角色定位在小貓的腦海裡留下了印象。

另外,對小貓的撫摸也具有其他的好處,例如:降低血壓、心跳也可以改變腦波的活動。

對小貓而言,主人的輕拍會讓他感到開心和安定,這將在他的腦海裡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小貓未來的成長過程裡,會成為一個安定心情的互動訊號。

研究指出,在寵物出生的前三週裡,每天抱著他們五分鐘將有助於寵物成長後的學習能力。不論年齡,當你把小貓帶回家後,每天至少保留五分鐘抱抱他們應該要成為飼主每天必須要做的一件事。

每天盡可能地拍拍你的小貓,即便小貓只是碰巧從你身邊經過,也把握拍拍摸摸他的機會;每天保留一點時間坐下來和小貓一起享受短暫的輕拍互動,將可能成為小貓每天放鬆的時段,也讓小貓認為你是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抱起小貓的時候,摸摸他的耳朵、尾巴、腳掌、嘴巴,讓小貓對和你接觸留下愉悅感及儀式感的印象。

如果你有好好地這麼做,那麼獸醫會十分地感謝你減少了許多看診時的困擾,你同時也會更了解小貓的各項偏好,也能讓你更容易觀察到小貓身上的大小異常或不適。

 

聊天

透過和小貓說話聊天的過程,讓幼貓可以學習熟悉你的聲音,並且開始注意你的聲音。雖然小貓不會了解你說的一字一句,但小貓能夠從你的聲音辨認出你開心、生氣、好奇或是在逗弄他。這也能幫助你和小貓的建立良好的關係以及訓練的基礎。

盡可能地和小貓說話,當你在撫摸小貓的時候,用輕柔的聲音讓小貓能夠將這個時刻、動作聲音與情感交流與安全感做連結。

其他時候,你和小貓說話的聲音要能夠正確反映出你想表達的態度及情緒,例如,在玩耍時,呈現興奮和爽朗的音調;糾正小貓的行為時,則要顯露出堅定與嚴厲的語氣。

 

對的時間點

想要讓小貓了解到他的行為是該被制止的或是該受獎賞的,就必須要在適當的時間點告訴小貓他的行為正確與否。這也有助於小貓學習如何在你的家裡長期生活。

如果小貓在浴室的地板上大小便,如果你在20分鐘後才發現而訓斥他,小貓對你訓斥他的原因會渾然不知;相反的,只有在你親眼看到小貓進行某些應該告誡的行為時,立即嚴厲警告他,小貓才能夠將你的不悅和特定事件連結,理解你不喜歡他的特定行為。

但相較之下在正確的時間去誇獎小貓,是更有效的訓練方式,例如,小貓正確地在貓砂盆裡大小便、或是見到客人來時用開心的咕嚕聲歡迎他們時、當小貓玩遊戲表現好時、或是和其他寵物及人類互動不錯時,立即給給小貓零食當作獎勵。

 

預防社會化訓練過程中發生問題

讓小貓在成為家庭成員的第一週內,讓他感受到正面情緒和好的經驗是很重要的開端,這將會塑造小貓未來的個性。

因此,最好避免出現讓小貓出現壓力或負面情緒的互動,這類的感受可能會嚇到小貓,讓這樣的驚嚇和焦慮可能影響到小貓接受社會化訓練的意願與效果。

要十分地確定你整個家庭的成員都成為了小貓社會化訓練過程的一份子。如果你未來還有可能領養其他寵物的話,逐一慢慢地向小貓介紹家中其他的寵物,讓小貓學習如何與其他寵物互動,這是很重要的。

如果你只收養一隻貓,你對於社會化的訓練過程需要投入更多的心思和時間。你將需要同時扮演貓媽媽、同齡貓、以及管訓人員,竭盡所能地來填補小貓原本和貓媽媽以及同儕互動時需要學會的技能與互動方式。

所以有些人會認為,同時養兩隻年齡相仿的貓,兩隻貓相互陪伴學習的互動,反而社會化的程度會比只養一隻貓來得更好。

貓的行為問題根本多半來自不熟悉。即使是傢俱重新佈置這樣簡單的小事,都可能讓成年的貓感到壓力。你可以藉由帶著貓來認識新安排的空間,來讓他們慢慢接受環境的變化。

時常變換空間的擺設、把新玩具藏在固定的地點,介紹不同的人與小貓接觸等,都可以提升小貓對於新事物的接受度,也幫助他的個性養成為一隻環境適應力強的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