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來啦!愛美人士和紫外線的對決又上演了。
關於防曬,個體差異真的是太大啦~
有人不出門不防曬,有人365天嚴防死守陽光,有人陰天放飛,有人車裡佛系……
到底防曬應該怎麼做?包子親身上陣,用實際數據告訴你!
歡迎收看包子的測評小劇場!開整!
測評方法和測評道具
測評道具:紫外線感應卡。
將紫外線感應卡置於光照下5秒,感應區域會根據紫外線強度發生顏色變化。根據其對應的顏色與數值,紫外線的強度分為:微弱、較弱、中等、較強與極強。
感應卡的測評範圍為0~3000(uw/cm)。顏色變化範圍對應的數值在0-50內為微弱;50-150為較弱;150-500為中等;500-1000為較強;1000-3000為極強。
測評方法:我們將會把紫外線感應卡放在室內、室內窗邊、室外、室外樹蔭下以及車裡分別觀察其顏色變化判斷紫外線程度。
接下來讓我們看看,在不同環境下,紫外感應卡發生了什麼樣的變化?
太陽直射的正午室外
我們在中午12點頂著大太陽,在室外進行了測評。短短幾步路的時間就曬得包子好痛;
再看一下對應的紫外線範圍,果真在「極強」。
有樹蔭遮擋的室外
從直面正午的太陽到轉移到樹蔭下,包子整個人都活過來了,皮也不疼了,整個人就是一個神清氣爽。
這時紫外線感應卡顯示為「中等」,和上一趴相比數值降到了1000(uw/cm)以內。
這裡是曬你沒商量的駕駛位
包子至今還記得學車時,被教練和午後太陽支配的恐懼。一夏天過去不僅收穫了駕照,還附帶了一個冰袖印記。在駕駛位,坐一會還好,但是只要長時間被太陽照射皮膚就會感到難受。
讓我們看看紫外線感應卡的變化:感應區域顏色對應變為「較弱」,數值範圍下降至50-150(uw/cm)。雖然數值不高,但長時間暴露在紫外線下還是會對我們的皮膚造成傷害。
這是可以看到天空的窗邊
在這個可以看到天空的位置,體感舒適微風習習,感受不到太陽的灼熱;悄咪咪告訴你包子本人是超級喜歡可以看到天空的位置,看到藍天心情都會變好。
我們可以看到,與上一趴不同的是,在室內窗邊下紫外線是「微弱」的(在0-50這個範圍)。
無法被太陽直射的室內
測完靠近窗戶的室內,我們就快速轉移到遠離窗戶看不見太陽的室內。在這裡體感很舒適,沒有絲毫的灼熱感。
我們可以看到,在遠離窗戶看不見太陽的室內,紫外線基本無法使感應卡變化。
通過一頓操作,我們得出了在不同場景下紫外線的強度:
接下來我們進入正經的內容!上科普!!!
關於防曬你應該知道的一切
紫外線會對人體造成哪些傷害:
有些人可能覺得:天哪,這也太麻煩了,晴天要防曬,陰天要防曬,連多雲都要防曬,曬黑點又能怎麼樣呢!我不怕黑!黑點更好看!
但是你要知道,紫外線不僅會讓你變黑。根據世衛組織2006年發布”太陽紫外線輻射的全球疾病負擔”報告指出,過度的紫外線輻射暴露會產生9個不良健康結果,皮膚光老化便是其中之一;長時間在紫外線下暴露會引起各種問題,比如:曬傷、皮膚癌、白內障等。輕則曬黑、曬出紅斑、疼痛、水皰、脫皮,重則皮膚屏障受損會產生無法褪去的黃褐色斑點,更有可能會致盲。
防曬小提示
每天觀察紫外線指數(打開手機的天氣軟體就可以看到),當其大於3時就需要塗防曬;
日光/紫外線強烈時段(一般認為是10:00~16:00)減少外出,必要外出時做好遮蔽和其他防曬措施;
如果你的工位臨窗或是在開車時,即使沒有太陽也必須要防曬。因為紫外線裡的長波 UVA 是能穿透普通玻璃,深入肌膚真皮層破壞膠原蛋白纖維和彈性纖維,導致皮膚提前衰老;
除了對皮膚(臉、胳膊等)的防曬,眼睛和頭皮也需要我們保護。有針對性的採取防曬措施才能更好的保護自己免受陽光侵害。
要知道全方位地做好防曬,堅持成習慣,要比夏天到了再突擊重要得多。防曬也不僅僅是為了美白,對我們的皮膚和眼睛健康都非常重要。那我們下次再見啦~
如果你身邊沒有工具可以精準測量紫外線強度(無測試卡,手機也沒這個功能),這時你可以嘗試——「天空視野法」
即你受到的反射紫外線的量和你的視野大小是成比例的——你接觸到的天空空間越大,紫外線越多。在室內簡單來說,離門窗越遠,你的「天空視野」越小,受到的紫外線影響就會越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