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二十三、躥一躥」,意思是說到了二十三歲還可以再長高一點。
二十三竄一竄說的是男生還是女生,有科學依據嗎?
許多家長都將孩子長高的希望寄託於「我們孩子是晚發育」的美好幻想中,尤其是老人,認為孩子還小,再等一等,以後就長高了。
對於這一說法,四川省人民醫院兒科專家張思智表示,「孩子有先長和後長之分,二十三還能躥一躥」的這種老觀念不具備科學性,老一輩人之所以存在很多晚長的情況,主要是當時物質條件匱乏,營養不足,現在這種情況很少了。
身材矮小的兒童越早地進行科學幹預效果越好,拖著、等著長高只會使孩子錯過生長發育期。
孩子的生長發育是不能等的,這是在與骨齡『賽跑』、與骨骺線『搶』身高。
越早進行治療,效果越好,若等到骨骺線閉合,基本就沒有長高的機會了。
生長速度緩慢往往是兒童身高異常的早期信號之一,當家長發現孩子落後於同齡兒半頭至一頭時便應提高警惕。
若3歲以前每年生長小於7釐米,3歲到青春期以前每年生長小於5釐米,青春期以後每年生長小於6釐米時,便認為是生長速度減慢,家長應及時帶孩子前往正規醫院進行全面檢查,找出病因進行治療。
作為家長要對孩子的身高進行檢測,定期給孩子測量身高,張思智主任提醒家長應注意以下幾方面:
1、注意孩子在生長發育中的生長速度
無論低於或高於正常值,都應引起家長的重視。
2、注意孩子青春期發育的時間
即女孩9歲―12歲,男孩11歲―13歲,謹防性早熟所引起的發育加快導致的生長過早止。
3、注意孩子在青春期生長發育的平衡
若發現孩子身高在一段時間內出現「猛躥」的現象,應前往正規醫院檢查骨齡。
4、不盲目為孩子「進補」
正確對待增高產品,勿要輕信「長高」藥物宣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