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網路上傳來一個讓大家痛心的消息:65歲的演員李靖飛因病逝世。
李靖飛老師大家都不陌生,他為我們奉獻過一個又一個的經典熒幕形象。其代表角色,更是給一代又一代人留下深刻記憶的張飛(94版《三國演義》)。
斯人已逝,但這些經典的角色會一直長存在藝術的長河中、永遠活在觀眾的記憶裡。
李靖飛老師在電視劇中塑造了一個勇武過人、性情剛烈、重情重義、又帶著幾分童趣可愛的張飛形象。仿若從小說中走了出來,表演素養可謂神乎其技、爐火純青。
那麼歷史上的張飛又是什麼樣子呢?今天我們就來講述一下歷史上的張飛與小說形象的對比。
外貌
在小說中,張飛的形象是非常威武的,他身材高大,「豹頭環眼,燕頷虎鬚」,這種容貌一望而知是一個勇力過人的猛將。
後來水滸傳中也參考這種形象,創作了「滿山呼為小張飛」的林衝,我國古代也流傳著「燕頷虎頸」是貴人之相的說法。
那麼歷史上真實的張飛外貌也如此威武嗎?
在《三國志》中對人物外表的描寫還是很多的,比如寫劉表「八尺餘,姿貌甚偉」;寫荀彧「瑰姿奇表」;寫周瑜「瑜長壯有姿貌」。
從這些描寫中我們不難想像出一個個鮮活的形象。但是奇怪的是《三國志》中對張飛生平的描寫十分詳細,卻隻字未提其外貌。
所以史學界有一個觀點,就是張飛的外表沒有十分特別之處,或者說沒有與眾不同的特點。
性情
通過張飛參與的諸多歷史事件的記載來看,張飛的性格還是跟小說中頗有相近之處。
《三國志·蜀書》中寫張飛「暴而無恩」,而又有「能義釋嚴顏,有國士之風」。可見這個人物在歷史上的真實性格也是非常豐滿複雜的。
他既有暴烈剛絕的一面,也十分尊重那些有才華、品行高尚的人。比如上文中提到的義釋嚴顏,以及正史中也有記錄,他十分尊重有才華的劉巴,常去向他請教,雖然劉巴比較傲慢,張飛也不以為意。
可見,歷史上張飛的性格與劇中和小說裡的角色都比較相近,都是粗中有細,尊敬士人,而非大家一般印象中的魯莽形象。
功績
據《三國志》記載,不管是入蜀之戰的開疆拓土,還是巴西之爭的外御張郃,張飛都取得了極好的戰績和功勞,並以功績晉升車騎將軍、領司隸校尉,封西鄉侯,後世對他的評價也是極高。
唐代,顏真卿向德宗提議,追封古代六十四位名將,張飛也赫然在列,同時代將領中得以同享這份尊榮的,只有關羽、張遼等寥寥七人而已。
後來宋代設立武廟,更是將張飛列入七十二名將之中,與同時代的關羽、張遼、周瑜、陸遜等並列。
可見歷史上的張飛也是功勳卓著,才會在後世評價古之名將時,永遠佔據一席之地。